购物 手机

肺结核的发病机理

2017-09-05 15:18:53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470人阅读
导语: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那么肺结核的发病机理是什么呢?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肺结核的发病机理

在中国,进行了三次流调查,最终结果显示低于20岁的人患病肺结核的几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平缓增长到70岁,才会逐渐下降,肺结核有哪些早期症状呢?感觉乏力,早上起床反而比较累,下午也有比较明显的无力症状,但是到了晚上却不能控制的兴奋,甚至失眠,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身体慢慢的变得消瘦,体重下降,对于长期患有咳嗽以及咳痰的人来说,在早上起来的时候会有干咳的情况,在早期的时候,咳嗽也不是很明显,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咳嗽也就会加重等,下面具体的了解一下肺结核的发病机理是什么吧?

结核菌入侵宿主体内,从感染、发病到转归均与多数细菌性疾病有显著不同,宿主反应具有特殊意义。结核菌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分为4期。

1、起始期

入侵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因菌量、毒力和巨噬细胞非特异性杀菌能力的不同,被吞噬结核菌的命运各异。若在出现有意义的细菌增殖和宿主细胞反应之前结核菌即被非特异性防御机制清除或杀灭,则不留任何痕迹或感染证据。如果细菌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存活和复制,便扩散至邻近非活化的肺泡巨噬细胞和形成早期感染灶。

2、T细胞反应期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MI)和迟发性过敏反应(DTH)在此期形成,从而对结核病发病、演变及转归产生决定性影响。

3、共生期

生活在流行区的多数感染者发展至T细胞反应期,仅少数发生原发性结核病。大部分感染者结核菌可以持续存活,细菌与宿主处于共生状态。纤维包裹的坏死灶干酪样中央部位被认为是结核杆菌持续存在的主要场所。低氧、低PH和抑制性脂肪酸的存在使细菌不能增殖。宿主的免疫机制亦是抑制细菌增殖的重要因素,倘若免疫损害便可引起受抑制结核菌的重新活动和增殖。

4、细胞外增殖和传播期

固体干酪灶中包含具有生长能力、但不繁殖的结核菌。干酪灶一旦液化便给细菌增殖提供了理想环境。即使免疫功能健全的宿主,从液化干酪灶释放的大量结核杆菌亦足以突破局部免疫防御机制,引起播散。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肺结核的发病机理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传染病安全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其他栏目的内容吧。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