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横纹肌溶解的诊断

2020-01-25 12:22:30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422人阅读
导语:

横纹肌溶解症的鉴别诊断主要通过检查数据进行鉴别。那么,横纹肌溶解的诊断呢?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带领大家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横纹肌溶解的诊断

横纹肌溶解症又称为肌球蛋白尿症,是指尿中出现大量的肌肉蛋白、肌球蛋白。肌球蛋白本身会对肾小管的表皮细胞造成直接性的伤害。那么,横纹肌溶解的诊断呢?佰佰安全网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横纹肌溶解的诊断

1、血肌酸激酶增高

肌酸激酶(CK)是反映肌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不仅用于诊断,还可反映预后。一般CK在肌肉损伤后12h内开始升高,1~3天达到高峰,3---5天后开始下降,如下降缓慢提示可能存在进行性肌损伤。一般认为,CK超过正常峰值5倍以上对横纹肌溶解有诊断意义,尤其是CK-MM同功酶增高的患者。血清C K测定还可以作为判断顶后的指标。

2、血、尿肌红蛋白增高

大量肌肉组织破坏时,肌红蛋白从细胞中释放入血并从肾脏滤过,使血、尿肌红蛋白浓度明显升高,出现深红棕色的肌红蛋白尿,尿隐血试验阳性而镜检可无明显红细胞,尿沉渣可见棕色色素管型。由于肌红蛋白的血浆半衰期短,敏感性不高,因此血中肌红蛋白阴性不能排除横纹肌溶解,阳性对该病有诊断价值。

3、血生化指标异常

横纹肌溶解合并AKI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均可升高,尤以血肌酐增高为主。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恢复期可发生高钙血症。

4、影像学检查异常

超声检查可见损害的肌肉纹理模糊,回声不均匀,以增强回声为主,间有低回声;CT检查可见筋膜增厚,受损肌肉肿胀;MRI示肌肉信号增高。

上述就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为您提供的关于横纹肌溶解的诊断的解答,希望我的文章会让您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要了解更多关于医疗卫生的相关知识,请您多多关注佰佰安全网吧!


责任编辑:王秀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