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2019-11-19 18:03:15 来源: 佰佰安全网 3777人阅读
导语:

今年我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程度将重于常年,特别是小麦赤霉病在黄淮南部偏重流行风险高,将对河南、安徽等小麦主产区夏粮生产构成直接威胁。那么小麦赤霉病的危害有哪些呢?

冬小麦的一些病虫害往往在4-5月份是爆发期,而在所有的病虫害中,很多农户最怕的就是赤霉病了,小麦赤霉病有一个别称,被人们称为小麦的“癌症”,那么小麦赤霉病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小麦赤霉病的危害

1、对产量及品质的危害:赤霉病主要是危害小麦的穗部,在生长的各个阶段均能产生一定的危害。小麦赤霉病在大流行年可使小麦产量减少30%~60%,中等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5%~15%。病菌先侵染花药部位,其次是颖片内侧壁,苗期发病可引起苗腐,中后期发病可引起秆腐和穗腐,一般在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状,成熟后成灾,严重的甚至造成绝收,危害性非常大。

2、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小麦赤霉病是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不但能给小麦造成产量损失,还可以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为主的真菌毒素,当人们食用了染病小麦后会引起恶心、腹泻、眩晕、发烧等中毒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大出血,影响人们的生育能力和免疫力。中染病小麦含量不能超过4%,一旦超过便不能食用,只能毁掉。

3、对动物的危害:赤霉病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其中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性强,动物急性中毒后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或颓废、反应迟钝、站立不稳及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直接造成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逐渐消瘦及流产等症状。DON不但毒性强,而且毒性持久,染病小麦贮藏4年依然能保持毒性,且动物食用后毒素还能传递到动物的肉、蛋、奶中。发达国家对小麦赤霉病的控制标准非常严格,当小麦中DON含量超过2mg/kg,便不能收购做饲料。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的知识,希望可以对感兴趣的您有帮助,你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小麦赤霉病相关知识吗?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接下来的更新吧。


责任编辑:陈淼琪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