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2019-06-25 15:26:41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783人阅读
导语: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是每个父母所知道的,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而溶血性黄疸就是病理性的,那么在临床上该如何诊断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能出现皮肤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 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下面我们来看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由于妈妈对胎儿的血液产生抗体,而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中,破坏胎儿的红血球,造成胎儿产生贫血的现象。出生后因为胆红素的量太多,便形成了黄疸。与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产生的黄疸不同,刚出生时就有严重的黄疸,有可能会发生脑性麻痹和幼儿听障等后遗症。

需要说明的一点,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宝宝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所以爸妈们也不用过分担心。

如何诊断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1、巩膜多见轻度黄染,在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腰背酸痛,皮肤粘膜往往明显苍白;

2、皮肤无瘙痒;

3、有脾大;

4、有骨髓增生旺盛的表现;

5、血清总胆红素增高,一般不超过85 mol/L,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增高;

6、尿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时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24小时粪中尿胆原排出量增加;

7、在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时,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脆性降低。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病常发于出生后的24小时内,临床症状ABO溶血病多较轻,而RH溶血病多较重。

1、黄疸:常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2、贫血:轻者血红蛋白小于140g/L,重者可小于80g/L。

3、肝脾肿大:贫血严重者,肝脾恢复胎儿期造血而出现肝脾肿大。

4、核黄疸:指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组织黄染,并致脑组织,尤其是基底神经核、脑干受损,临床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即称为核黄疸。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布朗博士奶瓶 新生儿奶瓶 婴儿防胀气奶瓶 玻璃奶瓶150ml(0-3月龄)音乐兔
¥ 149.00
去购买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