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特征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们的知识量越来越大,孩子们接受知识的过程是非常沉重的,难免会出现心理问题,这种问题是非常普遍的,那么我们从小学生说起,接下来我们的小编和您聊聊小学生心理特征。

什么是小学生心理特征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小学生心理幼稚,需要满足,尽量满足,尽量表扬,尽量让他产生好奇心,引导他自己找问题找答案。

小学生心理特征有哪些

1、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具体办法可以讲一个名人、伟人艰辛的心路历程的故事。组织看一部放映名人成长过程的影片,启发学生懂得实现理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2、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3、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为达此目的应着重注意从小事做起,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开展“决不迁就自己”的活动,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不对,不管是多么强烈地诱惑你,也勇敢地说一声“不”。为解决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差,造成影响课堂纪律的问题,尝试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跟踪记录,把他们每一时段的课堂表现记录下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教育、指正。使学生逐渐自觉对照检查,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心理健康

一、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

2.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3.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

5.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二、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

3.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绪;

5.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

6.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三、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

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

5.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如何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提高教学质量

一、满足小学生的求趣心理,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贯注全部热情,甚至达到"迷"的程度。小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乐于表达的欲望,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兴趣成了小学生求知的富有生气的内动力,是他们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正因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感。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容易被真实、具体、形象的事物所感染,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直观形象性;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具有艺术感染力;把"愉快教学"的基本原则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情感教学,创设最佳情境,做到"以乐激情,以情激趣"。

二、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渴望,儿童的求知欲是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各年级儿童心理的特点组织教学。在内容上难易适度,丰富多采,不断以新的知识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在方法上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使儿童感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传授新知识,使之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并激发求知欲。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没有旧知识作支柱是很难产生求知欲的。这是由于知识本身有其内在的联系,新知识是旧知识的进一步发展。给学生以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花费精力去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在教法上,教师应进行启发式教学,因为这是培养学生求知欲的最有力的手段。启发式教学是以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寻求答案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目的的生动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它在学生求知兴趣的形成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教师在授课中,必须使学生思想活动起来,对新知识产生渴求的兴趣,把学生引向"心,通而未达;口、言而未能"的程度,也就是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过难或过易的启发都不能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使之产生迫切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和求知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设计提问,力求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入积极思维状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维,从而达到"有效"、"有用"的目的,而不是做那种简单的徒劳无益的问题游戏,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渴望。这样的教学才是师生和谐、紧张而愉快的教学,才是培养学生求知兴趣最有力的手段。

三、满足小学生的求知心理,好奇、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对同一事物的注意,时间过长,注意力就会分散,因此,课堂活动的方式一定要注意变换。教师在讲解中可穿插学生板书、看幻灯、自作学具演示、小竞赛等活动进行调节。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多让他们自己进行一些活动,既可满足他们的探索要求与表现自己的愿望,又可适应他们身体发育的生理需要。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兴趣浓厚,注意力不易分散,大脑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那种死板的、满堂灌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是不会欢迎也不会保持长久注意力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教师应让他们动手画画、动口读读(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或者表演一下(低、中年级把故事性较强的童话、寓言编成话剧等),实践证明,学生对此感兴趣,那种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动手的机会多,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人人动手动脑,在乐学会学中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准确性、逻辑性、辩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满足学生的求新心理,追求新异刺激是小学生的一大心理特征。小学生的特点,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对新事物较为敏感且充满兴趣。喜欢幻想和想象,讨厌成人化的说教、讨厌呆板、枯燥的生活,讨厌老套陈旧的教学模式。

以上是我们佰佰安全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小学生心理的一个分析,您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您登陆我们的佰佰安全网,更多知识尽在其中。


责任编辑: 李元志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