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新生儿黄疸中医和西医疗法都有哪些?

2019-04-05 15:14:37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708人阅读
导语:

“新生儿黄疸中医和西医疗法都有哪些?”,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新生儿黄疸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新生儿黄疸干预不及时,胆红素这个坏蛋穿过血管壁,进入宝宝脑组织将中枢神经细胞核染黄,导致宝宝出现重度新生儿黄疸,即核黄疸。而这无疑对宝宝身体健康是一种最大的危害。那么新生儿黄疸中医和西医疗法都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中医和西医疗法都有哪些?

中医

新生儿黄疸指婴儿出生后周身皮肤、面目、小便出现黄染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属中医学“胎黄”范畴。若出现拒奶、尖叫、凝视、角弓反张、抽搐时,则属于中医学“胎黄动风”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责于湿邪。或由于孕母感受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传于胎儿;或湿从寒化,寒湿阻滞,遗于胎儿;或湿热蕴郁,瘀阻内积,郁结于里;或胎儿生后外邪内侵,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不畅,熏蒸肝胆,肝失条达,致胆汁外泄,发于肌肤。若黄疸不消,引动肝风则发为惊风。其病在肝胆,与五脏有关。

西医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如按肉眼观察,成熟儿50%左右、未成熟儿80%左右均有此症状;如测定血中胆红素浓度,则不论是未成熟儿还是成熟儿,在生后数天内均可发现胆红素浓度超过34μmol/L。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其中病理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时,病情严重者可因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而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害即胆红素脑病。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过多及肝脏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含量极低,使胆红素产生增加、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不足所致。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主要分为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疾病和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疾病。

诊断标准

1.黄疸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主要为新生儿溶血症。

2.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但胎龄愈小,危害愈大。

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生后2周,早产儿生后3~4周血清总胆红素仍>34.2μmol/L。

以上小编为您分别介绍了新生儿黄疸的中医和西医疗法,相信你已经对这方面的常识心里有数了吧?如果您对更多有关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佰佰安全网来查询搜索吧!


责任编辑:陈淼琪

布朗博士奶瓶 新生儿奶瓶 婴儿防胀气奶瓶 玻璃奶瓶150ml(0-3月龄)音乐兔
¥ 149.00
去购买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