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各国的生态农业均有较好的发展,那么生态农业的发展背景是什么呢?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
1.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会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这些元素会随着化肥的使用进入土壤中,在土壤中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水体,随着水体流动,对水体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
2.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者为了防止农作物受到虫害或其他的灾害,会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使用农药。虽然使用农药可以减少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但是却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农药中的有毒物质还会随着水体的流动移动到其他地方,对水体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3.水土流失造成的污染
水土流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一些泥沙、有机物和金属会随着泥土流进地表中的水体中,产生严重的水污染。
4.牲畜养殖的过程中排出的粪便、废水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生态农业,旨在提高产品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
今天佰佰安全网小编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孙殿伟
2022.10.18 22:59:00
2022.10.18 22:57:59
2022.10.18 22:57:01
2022.10.18 22:56:04
2022.10.18 22:32:31
2022.04.01 20:58:02
03/15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有什么区别?
07/13怎样保护个人财产?
03/29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有多大?
05/20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01/10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吗?
04/19生态旅游有什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