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儿童饮食有哪些原则”,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心脏病儿童饮食有哪些原则?心脏病可分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和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不论哪种心脏病,患儿的饮食都不宜吃得过饱,避免胃部过大向上抬高而影响心脏活动。所以饮食应少量多餐,一天至少用膳五次。发酵易胀气的食物,如五香豆、豆腐干、萝卜、洋葱、卷心菜及土豆等应避免食用。在急性发作或有心力衰竭、全身出现浮肿现象时,应限制吃盐和水,以低盐饮食为益,每天用盐1.5~2克。其他维生素要充分供应,尤其是维生素B、C更应保证,有利于促进心脏机能的恢复。此时,凡易消化的乳类、瘦肉、鱼、虾、鸡、鸭等食品都可选用,以低盐半流质或软饭形式供给。一切刺激性食品,如辛辣食物应禁忌,症状消失后可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1. 限制钠盐和液体摄入量。心功能不全多有钠和水分的潴留,因此应按病情轻重适当地限制钠盐和液体摄入量。轻者可给予低盐饮食,每天的食盐量限制在0.5~1克以内。浮肿显著者则给予无盐饮食(烹调时不加食盐或酱油)或低钠饮食(饮食中钠含量不超500毫克)。液体摄入量一般按小儿的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不超过65毫升,新生儿可放宽到80~100毫升。慢性心功能不全长期限制食盐会影响小儿的食欲,应按病情注意调整。
2. 营养和热能适当。当“心衰”症状明显时,总热能和蛋白质均应降低,后者每公斤不超过1克,能使机体的代谢率降低,减轻心脏负担,待病情好转再逐步增加。
3. 饮食清淡,易于消化。碳水化合物以淀粉多糖类食品较为适宜,它们在胃中停留时间短、排空快。但蔗糖和甜食不宜多用,因食后容易胀气。脂肪难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容易引起饱胀不适。开始时可吃流质、半流质饮食,好转后再改吃软饭。
4. 少量多餐,不可过饱。过饱使胃肠道过度充盈,以致横4升高,加重呼吸困难,影响心脏活动,引起胸闷、心悸不适,故每餐不宜过多,一日五餐较为适宜。
5. 多选择富于维生素C和钾、镁的食物,对保护心肌、增强抵抗力有益。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编为您介绍心脏病儿童饮食有哪些原则的内容,本网儿童安全教育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本网的内容,以便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2023.01.30 23:18:26
2023.01.30 23:16:47
2023.01.30 23:14:28
2023.01.30 23:13:27
2023.01.30 23:12:26
2022.11.15 21:47:19
02/28儿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儿童情绪控制能力差,正确引导很重要
07/07国家有哪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
01/29虐待儿童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恐怖
07/09社会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07/13儿童遭遇性骚扰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