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坏的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自然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近代人口大量增加,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而且这种趋势在全球仍在发展。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破坏,目前已不仅仅是猎杀、垦荒等直接破坏,而转变为一些间接破坏为主的,但是影响力比直接破坏大得多的形式。如酸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臭氧层损耗、外来物种竞争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活动范围,而广泛的对地球生物圈造成了压力。这些压力很多已经超过了局部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使得生态系统既不能恢复原有状态,也不能达到新的生态平衡,甚至使得局部地区不再适宜生物的生存,导致局部生态系统整体被破坏。
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社会和公民应采取的措施有: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处处节约用电,因为大部分的电厂是燃煤发电;支持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就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耗不少电能,而对消费者来说包装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
今天佰佰安全网小编对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如何减少生态破坏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孙殿伟
2022.10.18 22:59:00
2022.10.18 22:57:59
2022.10.18 22:57:01
2022.10.18 22:56:04
2022.10.18 22:32:31
2022.04.01 20:58:02
03/15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有什么区别?
07/13怎样保护个人财产?
03/29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有多大?
05/20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01/10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吗?
04/19生态旅游有什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