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大学生性格障碍问题及影响因素

2017-04-16 13:05:16 来源: 佰佰安全网 3716人阅读
导语: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佰佰安全网的小编为大家介绍大学生性格障碍问题及影响因素

大学生性格障碍问题及影响因素

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有自卑型、自恋型、压抑型、躁狂型、冷漠型、适应型、焦虑型、冲动型、强迫型、依赖型等,其成因可以从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其对策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完善。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一下大学生性格障碍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格问题

1、自卑型人格障碍: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自卑型人格障碍表现在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或外貌体型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这种人格障碍多体现在贫困生。由于他们要比普通学生要承担更多家庭压力,生活学习也处于经济窘迫状态。所以他们不敢多参与一些有消费性质的活动,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比较慎重,不敢结交富裕生,因此难以广交结友,而在学习工具上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2、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在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喜欢指使他人,也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缺乏同愉心;有很强的嫉妒心。这种人格障碍多存在于大学生独生子女人群中,由于在家庭生活中,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得到家人的宠爱和关注。但是,在学校生活学习中,一旦得不到同学与教师的认可,少了如家人般的宠爱和迁就,就更容易引发或加剧自恋型人格障碍。

3、压抑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冷静、严肃、认真,多愁善感,常有强迫色彩,遇到挫折易消极,自卑自责,对事情易作悲观估计,同时由于过分迁就他人而故意压抑自己的情绪,即使心里不满或不同意,也不会表达出来,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这种人格障碍多存在于内向型人格中,由于缺乏情感交流或流露,过分压抑自己负面情绪,使得患者容易坠入越陷越深的压抑状态。

4、冷漠型人格障碍:是指由于信息泛滥或自身的素质,对待身边或外界的人或事持冷漠的态度,总是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待人态度。这种现象其实是对自己的存在缺乏一种自觉性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剧增,青年学生往往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个体丧失了与他人的感通性,因而冷漠丛生。

5、适应性人格障碍:就是指由于适应不良而造成的人格障碍。它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和自杀失落感,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对某一事件前后自身感受、评价的强烈反差而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这些高校的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有些无所适从之感,再加上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对专业不感兴趣,便会备感心灰意冷。这些挫折是诱发人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当较人的挫折落到一个挫折承受力低的人身上,自杀的悲剧便有可能发生。适应性人格障碍更多的出现在大一新生或大四毕业生,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新的环境和生活适应,比较容易受到挫折。

6、焦虑型人格障碍:其特点为懦弱胆怯,容易惊恐,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惴惴不安,面对新环境、新情况易产生焦虑反应。大学生在生活、恋爱、学习、工作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去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出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映。这种反应在正常人中也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性格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竞争的压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竞争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上的引进等,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如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这种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化,会使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受到强烈冲击,加之我国许多机构单位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社会的下岗失业人数逐年增多,以及社会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原有的优越感、美好的理想在为我的利益法则面前遭到拒绝,自负和浮躁受到竞争法则的轻视,这种失落感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2)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

大学生正值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可塑性强。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方面信息纷繁复杂,良莠共存,而大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缺乏经验,智力支持不足,导致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不强,使理论与现实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2、学校环境因素

(1)生活环境的压力。

生活环境的变化是促使整个人心理发生变化的基础。从中学到大学,令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换了一个环境,开始过独立的但又是集体式的生活。它要求大学生们既要做到生活自理,又要有奉献精神。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往往会因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过不惯集体生活、孤独寂寞而感到压抑和焦虑。

(2)学习环境的压力。

许多同学考入大学后,会突然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种心理失落首先是因为竞争对手变了,在“高手如林”的大学里,多数过去的“尖子”不再拔尖。此外,在大学里,竞争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对自己进行整体否定。其次,表现为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中学时,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详细讲解和具体辅导,自学能力较差,依赖性强。而在大学,同学们获取知识的手段,除了听课,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外,自学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它需要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自主性和自制能力,而且还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加之大学的考试方法比较灵活等,这些变化往往使那些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大学生遇到较多的挫折而感到自卑。

(3)个人情感的压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对性的问题比较敏感。他们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其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往往导致需要爱与理解爱之间的偏差。一方面,大学生生理成熟使人萌发性意识,产生需要爱情的欲望,但道德、纪律和法律又限制着这种欲望,于是在需求与满足之间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失去心理平衡。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相对不稳,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因而出现了诸如三角恋、单相思、失恋、胁迫恋爱以及性心理异常等现象,这些来自情感的压力,一旦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类疾病。

(4)人际关系压力

大学校园属人群密集型场所,因此,大学生同样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个大学里的同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其个性、习惯的差异更显突出,学生容易发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摩擦与冲突,并无力自行妥善解决,导致交往受阻。也有一些大学生因缺乏交往技巧和能力,为找不到真正知己而苦恼,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3、家庭环境因素

(1)父母期望值的压力。

当今社会,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普遍存在。为了子女的升学,诸如考大学、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许多家长都是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一种来自父母的强烈期望,一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适得其反,成为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

(2)经济困难的压力。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城乡差别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收入悬殊问题在高校学生中也表现出来。就高校的贫困生而言,尽管谁也不愿插上“贫困生”的标签,但他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却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从吃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大城市来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他们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4、自身缺陷因素

有少数大学生因为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在长相、身材、高矮、胖瘦等方面存在一些先天的生理缺陷;或是因为身体素质不好,患有疾病,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或是因为自身的个性缺陷,如性格内向、心胸狭窄、孤僻封闭、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我不如人”的心理,久而久之,造成严重心理负荷,这样恶性循环,其心理承受力将越来越差。

以上我们佰佰安全网为您提供的资料,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学生性格内向怎么办、学校安全知识等,建议您登陆我们的佰佰安全网


责任编辑:何显抢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