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中,个人信息已不可避免地被保存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中。那么,网络隐私和公私的界限是什么那?下面佰佰安全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生活服务维权小知识吧。
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泄露、公开、传播或利用,网络信息时代对隐私权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网络隐私和公私的界限是什么那?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网络隐私和公私的界限:
普通法中的"不受干扰的权利"观念,始终是在个人自由与政府权力控制的范畴内讨论,虽然内容也涉及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建立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对立假设基础上的宪政国家,从开始就把政府视为个人隐私权的最可怕的侵权者。当人类社会进入资讯社会,面对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引发的政府对个人信息控制能力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担心隐私权受到来自政府的伤害。
无可否认,侵犯个人隐私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政府。我们的社会已经或正在快速进入一个卷宗社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被符号化了,成为电子卷宗里的一串串数字和符号。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了,管理也更为方便,但随之而来的是个人隐私利益受到侵害。在政府面前,我们几乎成了透明人,于是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政府是一个巨大的温和的保姆,而不是一个易怒的暴君。信息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手变得更长"、我们活动的空间和自由的扩大,它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它改变了公私界限,使得政府的权力变得更为强大,减弱了个人权利对抗政府权力肆意扩张的能力,从而打破了契约社会里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力之间短暂的平衡。
除了来自于政府的威胁之外,数据采集公司的威胁也不容忽视。任何人在网际网络上所进行的活动点滴,都构成自己计算机和联网计算机上的记录;同时,对网络行为进行监视与追踪的技术日新月异,在不为使用者察觉的情况下,这类技术产品发挥在多个网站上收集使用者信息的功能。除了储存在计算机和网络中的个人资料、商业公司所收集和贩售的个人资料,以及新兴监视软件或科技的发明之外,网际网络自身的基本架构和特点也决定了网络使用者可以实时收集和传输信息,网络本身就蕴含着收集和记录个人信息的强大功能。在谈及隐私权的保护时,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如何限制政府的权力并划定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界限,以及如何保护个人固有的私密领域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个人信息隐私关注的重心是"个人"与其”个人信息"的紧密结合而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评价,以及个人应该受到何种程度的尊重和保护为探讨的主轴。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理由,无非是要通过保护隐私权维护个人的自主性以及个人身分的认同,进而达到维护个人尊严的目的。要达到此目的,简单地靠侵权后的救济和划分国家、个人之间的界限是不够的。隐私权的内涵中应该赋予个人一种主动进行自我保护的权利。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为您提供了关于网络隐私和公私的界限是什么的解答,真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您要了解更多关于基础服务维权,信息通信服务侵权行为与维权方法及生活服务维权小知识等相关内容请您多多关注佰佰安全网吧!
责任编辑:郑旭冰
2022.11.29 16:00:17
2022.11.29 15:58:02
2022.11.29 15:55:59
2022.11.29 15:54:47
2022.11.29 15:53:37
2022.11.15 20:54:51
02/28木鳖果原来价值这么多,平时都忽略了
07/17服用性药时该注意什么?
07/16在网络上发表过激言论有什么危害?
07/17笑气为什么能让人上瘾?
01/14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有什么区别
04/10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