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并在逐步完善。但是,真正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应急救治能力,还必须完善功能定位,落实职能责任,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信息和指挥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什么时候可以下达口头医嘱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佰佰安全网郑重提醒大家要重视这个问题。
整合医疗资源,实行分级诊疗,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是医改的大方向,也是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有效路径。按照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来说,区域内的公立医院应该实现联网运营,分工合作,合理分流病人。中国医疗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不能通过在挂号大厅里玩猫鼠游戏来治标,而是要通过在医保制度、医生资质评审制度、医疗资源分配制度等一系列上的问题来治本。如果患者的委屈与痛哭,只是换来了常见的一阵风式的大检查,那么只能说我们的管理部门缺少正视问题的勇气与改革的决心。什么时候可以下达口头医嘱呢?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医疗过程中因病人发生紧急特殊情况需处理时,医生需要下达口头医嘱。
为确保病人和手术安全,尤其是保证危重抢救病人的服务质量,严格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规定。
(一)病人突然出现病情变化,而医师不能立即到达现场时,以便在场人员及时给予病人紧急处理。
(二)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医嘱临时医嘱的相关规定”,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行为视为违规,一经发现酌情给予处理。 名、姓名、年龄、床号、剂量等,注意避免使用片、瓶等容量来表示所使用药物的剂量。特别需要说明在剂量上,如g、mg,并重复两遍;
(三)如果是电话医嘱除应重复两遍以上外,还应有两人接听核实,在抢救时执行医嘱者应复述后再次确认之;
(四)抢救或手术结束后医生离开现场之前,应及时补记口头医嘱于医嘱单或医嘱本上并签字,经执行护士确认后方可离开。应在6小时内完成已执行的口头医嘱补记和转抄医嘱工 。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为您提供了关于什么时候可以下达口头医嘱的解答,真心希望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要了解更多关于就医安全小知识和医闹对社会有哪些危害请您多多的关注佰佰安全网吧!
责任编辑:王秀娟
2023.01.12 22:28:09
2023.01.12 22:26:46
2023.01.12 22:25:01
2023.01.12 22:24:04
2023.01.12 22:23:05
2022.12.08 20:35:41
05/09为什么要发展绿色食品
02/28遥控器使用很频繁,这些知识要提前了解清楚
02/28婴儿奶壶对宝宝很重要,这些常识要提前了解
05/12参加足球运动要佩戴哪些护具?
03/21为什么要填海造地?
04/28参加排球运动时要佩戴哪些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