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2018-05-29 15:50:18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397人阅读
导语:

叶瘟一般在叶片上生出白色或褐色小点,叶片逐渐卷缩枯萎,在整个发育期均可发生,尤以分蘖和拔节阶段为重大家知道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吗?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拉线条栽,重施基肥,科学施用n肥,增施磷、钾肥,使稻株体内可溶性氮化物减少,促进根系纵深生长。合理用水,以水调肥、促控结合,一般保水返青后,分蘖期浅灌,够苗后根据土质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提早节令,种植高产、抗病品种,用品种抗性控制稻瘟病发生与危害,那么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水稻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按其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粒瘟。以叶瘟和穗颈瘟发病率最高、危害最重。

1、氮肥施用过量

传统水稻种植主要施用农家肥,稻瘟病发生较轻,80年代初,由于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化肥施用量如碳铵、尿素等较以前提高,部分地区引起稻瘟病大发生。

2、气象条件

稻瘟病的流行就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雨量,日雨量增多,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有利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叶瘟发生。在抽穗时,如果雨量大,气温降低到20℃以下并持续一周左右,水稻抗病性降低,穗颈瘟发生严重。

3、地理环境

山箐、冷水田、海拔偏高的山区雾多露重、湿度高,有利于病菌的侵染、繁殖和传播,导致稻瘟病的流行。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的稻瘟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以便可以更好的让植物生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