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草莓根腐病是真菌引起的吗

2018-05-23 15:03:11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694人阅读
导语:

草莓根腐病典型症状植株易早衰,茎变为褐色;植株下部老叶变成黄色或红色,新叶有的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匍匐茎减少,病株枯萎迅速,大家知道草莓根腐病是真菌引起的吗?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告诉大家答案吧。

草莓根腐病是真菌引起的吗

根腐病发病初期不定根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 mill长的红褐色或黑褐色梭形长斑,严重时木质部坏死;后期老根 鼠尾”状,切开病根或剥下根外表皮可看到中柱呈暗红色,那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选择优质品种,并对种子进行浸种+ 种衣剂处理,并适期播种;苗床土壤消毒,可使用甲霜恶霉灵、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种子可用种子重量0.3 %的退菌特或种子重量0.1%的粉锈宁拌种,或用80%的402抗菌剂乳油2000倍液浸种5小时;插穗基部也可用同样浓度药液浸1小时后扦插,大家知道草莓根腐病是真菌引起的吗?

不是的,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茬地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重茬地发病严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果实产量随之下降。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

根部受害,吸收能力下降,又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青枯。中国江苏、河北、山东等省均有草莓根腐病严重发生的报道。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应时即萌发形成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进行再侵。在田间也可通过病株土壤、水、种苗和农具带菌传播。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

本病为低温病害,地温高于25℃则不发病或发病轻。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在闷湿情况下极易发病,重茬连作地,植株长势衰弱,发病重。病害发生,流行程度还与当年的苗木携带病原情况有关。重茬连作,土壤中的有害病菌积累多,是病害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重。土壤瘠薄,缺乏有机肥及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的基肥,发病重。

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灌水方式、灌水量、灌水时间是诱发草莓根腐病的主要因素。大水漫灌易造成病害流行,小水浅灌或滴灌发病轻。在带菌田块育苗,将重茬田块作为匍匐茎繁殖基地,田间积累了大量病原菌,幼苗易感染,发病早且重。过度密植,栽培垄过低,植株基部老叶多,垄土积水,通气不良都会导致发病严重。

通过佰佰安全网小编的介绍,草莓根腐病不是真菌引起的,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根腐病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以便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