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刺粉虱一年发生4-5代,以2-3龄幼虫在叶背越冬。发生不整齐,田间各种虫态并存,在重庆越冬幼虫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羽化为成虫,随后产卵,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黑刺粉虱如何识别吧?
黑刺粉虱蜕皮后将皮留在体背上,以后每蜕一次皮均将上一次蜕的皮往上推而留于体背上。一生共蜕皮3次,2~3龄幼虫固定为害,严重时排泄物增多,煤烟病严重,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黑刺粉虱如何识别呢?
成虫体橙黄色,薄敷白粉。复眼肾形红色。前翅紫褐色,上有7个白斑;后翅小,淡紫褐色。卵新月形,长0.25mm,基部钝圆,具1小柄,直立附着在叶上,初乳白后变淡黄,孵化前灰黑色。
若虫体长0.7mm,黑色,体背上具刺毛14对,体周缘泌有明显的白蜡圈;共3龄,初龄椭圆形淡黄色,体背生6根浅色刺毛,体渐变为灰至黑色,有光泽,体周缘分泌1圈白蜡质物;2龄黄黑色,体背具9对刺毛,体周缘白蜡圈明显。蛹椭圆形,初乳黄渐变黑色。蛹壳椭圆形,长0.7—1.1mm,漆黑有光泽,壳边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背面显著隆起,胸部具9对长刺,腹部有10对长刺,两侧边缘雌有长刺11对,雄10对。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的黑刺粉虱如何识别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粉虱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可以让植物更好的生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02/28儿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效果好
07/13民航客机可以使用降落伞吗?
07/13哪些人为因素容易影响飞机飞行?
07/13怎样正确佩戴使用飞机氧气面罩?
04/06儿童情绪控制能力差,正确引导很重要
03/01试管婴儿知识简介及术后保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