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地区由于牲畜压力过大、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漠化,草原沙漠化的治理措施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沙漠化的治理通常采用"围栏封育"的措施,即把草场划分成若干小区,实行轮牧,使围起来的草地因牲畜压力的减轻或消逝而自然恢复。沙漠化过程的自我逆转能力决定了在沙漠化发展进程中,如果消除人类活动的外界干扰,沙漠化过程就具有了逐渐终止的特性。沙漠化过程的自我逆转能力取决于沙漠化过程发展程度和沙漠化过程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研究表明,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沙漠化过程的恢复能力将不断下降。在沙漠化程度相似的情况下,自然条件,特别是年均降水量对自我恢复能力有直接的影响。例如,科尔沁草原沙区东南部、鄂尔多斯草原毛乌素沙区的东南部等地,年降水量在400-500毫米,属易恢复的地区,由流沙恢复到植被盖度超过60%的阶段,恢复时间约3-5年;乌兰察布草原南部,察哈尔草原及坝上高原等地,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地表有斑点状流沙的灌丛沙堆,沙漠化土地自我恢复时间为5-7年;降水量200-300毫米的流沙区,需10年以上的时间。
围栏封育,实行轮牧的做法本身是有缺陷的,这种做法并没有把区域内的人畜压力释放出去。必然会造成围起来的地方沙漠化有所逆转,而没围起来的地方,由于人畜压力的加大而使植被破坏更加严重,势必造成沙漠化的继续恶化。
今天小编对草原沙漠化的治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地沙漠化如何防治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网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孙殿伟
01/22经常自慰手淫有哪些危害?
07/16在网络上发表过激言论有什么危害?
09/30煤气泄漏的原因、后果以及自救方法,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06/03个人身份证信息泄露会带来哪些危害?
09/30堵车的原因和应对技巧有哪些呢?
06/08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