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在接受医生诊疗过程中,可以依法享有很多的权利,这些权利可以合法合理的行使,那么,病人有哪些权利呢?
虽然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接受了医生的诊疗服务,但不代表患者没有权利,那么,病人有哪些权利呢?患者怎样保护自身权益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医疗维权安全小知识吧。
第一,病人有个人隐私和个人尊严被保护的权利,病人有权要求有关其病情资料、治疗内容和记录应如同个人隐私,须保守秘密。病人有权要求对其医疗计划,包括病例讨论、会诊、检查和治疗都应审慎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而泄露,不允许任意将病人姓名、身体状况、私人事务公开,更不能与其他不相关人员讨论别人的病情和治疗,否则就是侵害公民名誉权,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病人有获得全部实情的知情权,病人有权获知有关自己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最新信息,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第三,病人有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当人们的生命受到疾病的折磨时,他们就有解除痛苦、得到医疗照顾的权利,有继续生存的权利,任何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都不得拒绝病人的求医要求,人们的生存权利是平等的,享受的医疗权利也是平等的,医护人员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病人,自觉维护一切病人的权利。
第四,病人有参与决定有关个人健康的权利,病人有权接受治疗前,如手术、重大的医疗风险、医疗处置有重大改变等情形时,得到正确的信息,只有当病人完全了解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并同意后,治疗计划才能执行,病人也有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拒绝接受治疗,医务人员要向病人说明拒绝治疗对生命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如果医院计划实施与病人治疗相关的研究时,病人有权被告知详情并有权拒绝参加研究计划。
第五,病人有权获得住院时及出院后完整的医疗,医院对病人的合理的服务需求要有回应。医院应依病情的紧急程度,对病人提供评价、医疗服务及转院,只要医疗上允许,病人在被转到另一家医疗机构前,必须先交代有关转送的原因,及可能的其他选择的完整资料与说明,病人将转去的医疗机构必须已先同意接受此位病人的转院。
第六,病人有服务的选择权、监督权,病人有比较和选择医疗机构、检查项目、治疗方案的权利,医务人员应力求较为全面细致地介绍治疗方案,帮助病人了解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病人同时还有权利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管理、后勤、管理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监督,因为病人从到医疗机构就医开始,即已行使监督权。
第七,病人有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 按照病人的病情,可以暂时或长期免除服兵役、献血等社会责任和义务,这也符合病人的身体情况、社会公平原则和人道主义原则。
第八,病人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由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不当,造成病人人身损害的,病人有通过正当程序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九,病人有请求回避权,假如患者的疾病比较隐私,患者可以要求医生隐私处理,不让自己的疾病暴露在世人面前。
以上九点就是病人在就诊时候的权利,而在享受权利的同时,病人也应该配合医生的治疗,履行法定的义务。
责任编辑:李献
2023.02.14 00:02:07
2023.02.14 00:01:11
2023.02.14 00:00:12
2023.02.13 23:59:17
2023.02.13 23:58:10
2022.10.27 18:54:40
07/13小偷入室盗窃会怎么踩点?
07/17房主去世,子女怎么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
07/17小区保安和业主发生冲突怎么解决?
06/16损伤性医疗废物该怎样处理?
09/30红绿灯停电怎么通行,大家知道吗?
03/15医疗垃圾会产生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