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添加非食品原料、“三无”产品摇身变“爆款”,“代购”进口食品可能只是虚假包装……
近日,南昌大学设计院第一设计所的多名员工因食用江西卡拉多食品公司制售的网红“爆浆松松”面包后出现高烧、腹泻等疑似食品中毒现象。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0月27日对此公布最新调查进展:已送医50例,责令涉事门店停业。
实际上,这不是网红食品第一次“出事”。违法添加非食品原料、“三无”产品摇身一变成“爆款”食品;所谓的“代购”进口食品,可能只是一个虚假包装……
网红食品问题频频曝光
上市3个月销量破千万,迅速爆红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今年夏天,一款双黄蛋雪糕成为网红。然而,浙江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年6月公布,这款双黄蛋雪糕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两项指标检测不合格而登上“黑榜”。
同样在抖音、微博上走红的还有一款灯泡棒棒糖。在电商平台上,这款灯泡棒棒糖号称按照电灯泡1:1 比例制作。这遭到网友“翟先生”的质疑,自己将灯泡糖塞进嘴,花了45分钟左右才使劲拔出来。
但在电商平台上,记者发现一些售卖灯泡糖的商家并没有安全提示;有的甚至在食品包装的食用方法上,直接“搞怪”式地写着“整只灯泡塞入嘴中”。也有网友反映,“就是劣质的糖果,在水里化开之后还有杂质。”
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食品类投诉9118件,同比上涨25.8%。从司法审判来看,以北京互联网法院为例,截至今年6月21日,该院受理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和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纠纷案件两类案由中,涉网售食品类案件占比高达73%。
今夏最流行的双黄蛋雪糕摊上事儿了!27日,“网红双黄蛋抽检不合格”的新闻登上热搜,让不少网友大吃一惊。近年来,不少食品搭乘“网红经济”快车,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新生代消费群体中一夜爆红,销售数字惊人。然而,网红食品火起来一阵风,被市场遗忘得也快,大量产品短时间火爆后就销声匿迹。更有甚者,被爆出存在质量安全、生产资质等问题。网红食品光鲜的背后,存在着难以成长为长期品牌的痛点。
网红雪糕被曝抽检不合格
这个夏天,由东北老牌企业奥雪推出的双黄蛋可谓网红雪糕中“最靓的仔”,这款打破传统雪糕甜味口感的雪糕,推出仅半年,销售额就超过了4000万元。“朋友圈最近几乎被双黄蛋刷屏,不时有朋友举着它来张自拍。”市民苏先生感叹。市民张女士也表示,今夏自家冰箱已经被双黄蛋、钟薛高等网红雪糕占领。
可就是这款网红雪糕,27日却被爆出抽检质量不合格。据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通告,奥雪双黄蛋雪糕被检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主要原因是产品灭菌不彻底或包装材料受污染以及储存、运输污染。消费者食用大肠菌群超标食品,可能会引发呕吐、腹泻。
被爆质量问题后登录双黄蛋日常销售的每日优鲜网站、天猫奥雪旗舰店看到,这款雪糕已经下架。奥雪方回应:非常重视,已第一时间展开调查。
1、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
2、卡片、玩具与食品混合包装,造成了食品的二次污染。
3、不合格的膨化食品、腌制和油炸食品卫生指标中的菌落数、大肠菌群、过氧化值指标超标,还能产生亚硝胺、铅等致癌物质,食用会导致胃肠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4、果冻、糖精、饮料、巧克力、方便面、罐头和泡泡糖等儿童不宜多吃,在这类小食品中大多加入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5、不合格果脯、蜜饯中甜蜜素超标,不合格烤鱼片、牛肉干等食品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超标。
6.像笑笑、脆骨、馋嘴猫之类的三无食品里的油是用地沟油做的,也就是说,都是人们用过的油,那些都是很脏的。
购买食品时,要到正规的商场或超市去,如果网上购买最好去大型的网络超市,因为监管严格。不要随便在小地摊上买食品,购买食品时要认真检查食品包装是否有破损或变形,可否存在变质可能。检查食品的生产许可标签,看是否是合法厂家生产的,看是否有检验合格证,如果没有很可能是三无产品,同时还要看他的生产厂名、厂址、厂家电话以及产品说明等,如没有也可能是三无产品,不能购买。
责任编辑:聂思凡
四川某学院学生李燕称其母亲花了3万元订购... [详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设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