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看苏州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最新食品安全抽检中发现一批次调味面制品(辣动力-干巴棒)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不合格大刀肉味(调味面制品)1批次,检出脱氢乙酸,不合格餐具(碗、勺子)1批次,检出大肠菌群。
本次公告的监督抽检信息共涉及9类食品164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61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其中:饼干6批次,全部合格;肉制品14批次,全部合格;茶叶及相关制品20批次,全部合格;水果制品1批次,全部合格;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9批次,全部合格;豆制品12批次,全部合格;方便食品17批次,2批次不合格;乳制品52批次,全部合格;餐饮食品33批次,1批次不合格。
本次抽检中肉制品以亚硝酸盐、糖精钠、脱氢乙酸等添加剂为主,茶叶及相关制品以氧乐果、克百威、甲拌磷等农药残留为主,豆制品以铝的残留量、丙酸及其钠盐、钙盐等为主。主要发现不合格调味面制品(辣动力-干巴棒)1批次,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不合格大刀肉味(调味面制品)1批次,检出脱氢乙酸,不合格餐具(碗、勺子)1批次,检出大肠菌群。
针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相关部门组织了现场指导,帮助生产经营企业完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对不合格食品和相关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据少年父亲介绍,1月30日,少年到永兴县马田镇一村里的小商店买了15包辣条吃。食用后当晚,少年出现呕吐、腹痛、烦躁等症状,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当地医院。少年一度出现昏迷症状,这可把家长吓着了。由于少年病情严重,1月31日凌晨紧急转院到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这病例属于食物中毒。"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介绍,患儿入院时,曾出现肝、肾脏功能损害,入院后立刻上大呼吸机辅助呼吸,少年当时的小便是酱油色的,经过洗胃、催吐、导泻等处理后病情才相对稳定。经过急查血糖Hi尿酮阳性,确定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十分严重,该院急诊科立即将少年转入ICU进行救治。
一、加工方式多为油炸或油浸
当我们买来一包辣条,会发现里面油油的,这都是采用油浸或油炸的方式加工成的。因为用油脂进行搭配,会增强辣条的口感,吃起来香香的。
二、所用油脂品质不容易监控
辣条的生产商一般都是小作坊,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食品所用油脂的品质是绝对让我们担忧的。劣质的过期油脂或反复使用过的地沟油有强致癌性,经常吃用这样油脂制作的辣条,会增加患癌几率。
三、辣条的颜色全靠色素来染
让辣条变得色彩诱人,单纯靠辣椒来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食品添加剂中的染色剂来帮忙,例如胭脂红等。这些食品添加剂在使用量上有严格的规范,但小作坊着实难以监管。
四、生产环境不卫生等其他因素
此外,小包装的辣条一般售价便宜,5毛、1元居多,这些低成本的小食品为了保证各环节的利润,在生产环境及工人要求上就难以达到国家要求,难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1、豆皮加盐、料酒腌一会儿。
2、将豆皮在滚水中焯一下,起油锅,将豆皮炸至金黄,捞出。
3、油锅先用姜末爆一下,然后依次倒入入小米辣酱、辣椒粉、花椒、桂皮、八角、糖炒至香味四逸,放入酱油和一小碗水烧至沸。
4、放入豆皮,焖到入味,起锅。加盐、料酒腌一会儿。
5、将成品切片即可食用。
责任编辑:武伟伟
四川某学院学生李燕称其母亲花了3万元订购... [详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设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