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事件曝光 > 正文
生鲜电商“伪直供”:货源来自批发市场

生鲜电商“伪直供”:货源来自批发市场

“产地直供”,在这个由国内生鲜电商率先提出,号称能缩短供应链中间环节降低水果蔬菜价格的模式,正逐渐成为诸多生鲜电商通用宣传口号。实际供应链环节中,这些“直供”却被生鲜电商玩成了从批发市场采购的“曲供”模式。
曝光频道 曝光频道

生鲜电商“伪直供”:货源来自批发市场

生鲜电商“伪直供”:货源来自批发市场

沱沱工社网站标着“农场直供”,采购原则中也提到原产地采购。

生鲜电商“伪直供”:货源来自批发市场

一米鲜也在网站上宣传“产地直发”。

生鲜电商“伪直供”:货源来自批发市场

“产地直供”水果实从批发市场采购

曝光

2015年11月17日起,记者连续走访发现,沱沱工社、一米鲜等宣传“产地直供”、“原产地直采”高品质供应模式的电商平台,均是在新发地设立采购与物流中心,甚至将筛选、分拣、包装等重要品控程序全部委托给了第三方经销商,在批发市场档口直接发货给消费者。

电商打出“直供”,等于自贴了品质标签,消费者之所以愿为打着产地直供的产品买单,本质上追求的是生鲜的安全直达的品质。但这样“把前端采购交给批发市场,引入第三方渠道,意味着产地‘直供’已经变成了‘曲供’”。

生鲜电商突围,意味着需要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对供应链进行全流程控制,否则生鲜电商难免沦为搬到网上的小菜市场。 

多家电商参与伪直供

曝光

沱沱工社水果从批发市场采购

每天凌晨,北京的新发地便开始忙碌起来。

在这个年交易量达1450万吨、交易额破500亿的北方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近千家来自全国各产地的农产品经销商、二级批发商,在凌晨数个小时中,完成当天的采购供应量。

不过,与其他赶早的批发商相比,沱沱工社新发地市场采购经理老冯的节奏明显要慢许多。每天早上10时,他才驱车赶到新发地的各个水果档口,在一轮轮讨价还价后,采购当天网站所需的水果等农产品。

“水果走的还是新发地直采直供模式,以冲量(销售额)为主。”老冯告诉记者,沱沱工社的水果等产品还是依赖新发地的众多经销商,“具体采购数量跟品种还是根据网站那边需求量,比如猕猴桃、车厘子热销,在市场上就主要采这些产品,价格和用量都在随时变动,有时候会一次性采购7天的货。”

记者注意到,沱沱工社对外的宣传中,将自己打造成以原产地直采、直供为采购原则的高品质生鲜电商。沱沱工社网站首页,标着“农场直供”等醒目标示,在其公布的采购原则中,“从最适合品类种植的原产地采购、选择有机、天然、高品质产品”成为重要的宣传口号。

“只有少部分高端产品走的是产地直供路线。”老冯称,受限于采购成本,目前沱沱工社的主要模式是采用批发市场直供,只有像江西赣橙这样的特色水果,才会派专人到产地种植园采购。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新发地多家供应商的证实。一位曾和沱沱工社等多家电商合作的供应商负责人称,多次为电商平台供应当季水果,“生鲜电商都宣传自己做‘产地直供’,但90%的平台还是从新发地拿货。它们采购数量和产品不稳定,没法像大型批发商一样,和产地种植基地建立起长期的供应关系。”

众多生鲜电商集聚批发市场

记者梳理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对外公布的采购原则发现,“产地直供”、“原产地直采”等模式,几乎成为流行的标配。

但记者连续多天走访发现,批发市场已成为多家电商平台的重要货源集散地。与沱沱工社相同的是,一米鲜、电果网、第9鲜等生鲜电商,也都在新发地设立了物流中转中心,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运营规律:每天在新发地各批发商处采购货品后,运送到仓库中或直接在现场分拣打包,直接由快递寄送给消费者。

不同的是,这些电商对外宣传采用了不同的方式。2014年创立的一米鲜,直接在官网宣称“一米鲜始终坚持产地直采,搭建从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直供平台,全程0-7度恒温冷链从产地直发。”而由原新发地供应商创立的电果网、第9鲜等电商,并未提及“产地直采”这一名义。

11月18日,新发地国际物流区四楼的办公区域,是一米鲜的采购中心与物流办公室,但空无一人。一位新发地人员说,电商并没投入品质控制、筛选等人员,“经常上午来看货,并不驻点办公。”

11月23日,一米鲜创始人焦岳向记者称,“一米鲜从未对外宣布全部‘产地直采’,从新发地的基地供应商进货,技术上讲也是‘产地直采’。”目前一米鲜只有30%的产品来自“产地直供”,50%靠新发地批发商供应。今后在实现经济配载量、降低损耗的情况下,“直采比例将提到50%甚至更高。”

解构经营成本

曝光

生鲜电商是否盈利,取决于毛利率(Pg)扣除生产经营成本(C:统一单位用成本占比率)和折算后的损耗率(L)。

P=Pg-C-L*(1-Pg)如果P大于零即可实现盈利

a、Pg毛利润率

Pg毛利润率=(市场零售价-采购价)/市场零售价*100%

在这个品类,确实大部分产品都有30-50%的毛利润率。如果采购价是从原产地直接采购,那么毛利润可以更高,如果控制好品类,做更多的原产地采购,那么将毛利润率控制在40%是非常容易的。

b、C生产经营成本

生鲜电商的成本可以分成生产成本(C1)和经营管理成本(C2)两类来核算。生产成本主要是指从产地采购后,运输到总仓,保存在仓库,然后包装后发快递,这么一个产品流通链条的各项成本。经营管理成本主要是指电商的市场营销推广费用、公司管理费用以及行政费用。财务成本在分析生鲜电商是否盈利时可以不考虑。

这两项成本的控制对于是否盈利非常重要,这两项成本必须控制在销售额的40%以内才能盈利。对于一单100元的货物,如果能控制在采购2元、仓储3元、包装3元、快递12元,总计20元,那么生产成本在20%左右,经营管理成本15%,那么就可以留出5%的盈利空间。

c、L损耗和隐性成本

生鲜产品在仓储和快递时容易损坏,卖不出去的货要折损,这些都是损耗。同时,生鲜产品品质好坏不易辨别,采购如果不专业,购来不好的产品,也是很大的隐性成本。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电商为何把批发市场当货源地的原因了,节约成本赚取暴利。


佰佰支招

佰佰支招
电商“直供”得与产地联动集聚资源 :

在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生鲜电商行业中,“产地直供”不失为一条突围之路,但在生鲜市场上游供应小农化、中游流通碎片化的状况下,这条创新道路还需待以时日。

  “对生鲜电商来说,都想跨过批发市场渠道,但最终还得依赖它。”多样化需求和尚未规模化的销售决定了生鲜电商供应链目前只能依托批发市场。“即便将来‘产地直供’真正普及了,还得有20%的常态化产品需要借助批发市场供应”。

  在规模化、多品类的重重矛盾之间,“产地直供”也凸显了生鲜电商的供应链改造问题。生鲜电商借助“产地直供”降低成本不失为正确方向,但最终还是要通过缩短供应链、提高物流效率等方式,对传统果蔬的流通模式进行彻底改造。

  生鲜电商需要在建立与优质农产品原产地联动,就地利用合作社等集聚资源,输入或协助建立产品标准,掌控货源。在物流上,应与仓配体系完善的生鲜冷链快递企业合作,建立生鲜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体系。

  国内商超推动超市版“产地直供”的关键,在于解决规模化效益(订单)和供应链全流程控制力两个问题。“即便如此,商超的‘农超对接’也不是一帆风顺,至今仍有财政补贴扶持。”杨达卿因此建议,对于推动“产地直供”的生鲜龙头电商,可考虑纳入商务部和农业部“农超对接”扶持企业。同时也需要电商资本与传统生鲜零售资本联动,推动生鲜电商集约化发展,建立能产生规模化效益的生鲜电商巨头。“最源头的问题在于,强化对上游优质产地资源的管控,改变小农产销模式,就地集聚并转化资源,通过建立专业标准体系等,把优质产品装在一个标准化的篮子里,便于提高下游效率。”

小编总结

小编总结
结语
结语
生鲜电商难做,并不是你做假的借口,万亿市场的蛋糕不可盲目下口,把胃口放小一点,把工作做细一点,你或许就盈利了,而且市场的品牌也就出来了。
结语

责任编辑:刘长利

还买生鲜电商的产品吗?

不买

投票(1)

投票(0)

看情况

投票(0)
不买
100%
0%
看情况
0%
  • 关键词
  • 生鲜电商
  • 网购欺诈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