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第23期监督抽检信息涉及8大类食品,包括: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等。抽检样品共计276批次,其中合格272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样品为淀粉及淀粉制品3批次(不合格项目:霉菌和酵母菌数、霉菌),糕点1批次(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样品信息详见附件。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查处情况由企业所在地负责案件查办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规定公开。
上海任翼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在天猫销售的2017年3月5日由常州市和之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10g/袋紫纽尔多牌米面包菌落总数不合格。
特别提醒消费者,如购买或在市场上发现公告所列的不合格食品时,请拨打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12331进行投诉举报。
5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一期抽检通告,在抽检的水果及其制品、酒类、糖果及可可制品等3类食品344批次样品中,不合格样品7批次,均为水果及其制品,且有4批次来自天猫网站,其中新疆有3批次不合格。
在4批次天猫网站所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中,新疆特产乌梅有2批次,分别为天猫(网站)乌鲁木齐市果满天山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乌鲁木齐市果满天山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天山乌梅,亮蓝检出值为0.04g/kg,比标准规定高出60%。
天猫(网站)新疆哎呦喂食品公司销售的标称新疆哎呦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山乌梅,亮蓝检出值为0.13g/kg,比标准规定高出4.2倍。
记者了解到,亮蓝为人工合成色素,允许适量用于糕点、糖果及饮料等着色,但过量食用会造成人体中毒、腹泻甚至致癌。
此外,天猫(网站)新疆哎呦喂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新疆哎呦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蓝莓干,相同色泽着色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检出值为4.66,比标准规定高出3.7倍。
记者5月26日从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自治区食药监部门已要求相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
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的日益兴盛,在网上购买食品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但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隐蔽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网络销售食品的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增大。
(一)监管法律法规不全。《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没有明确将“网络食品销售者”列入接受法律监督的对象,也未对网络销售的食品安全及网络食品经营者的监管作出相应规定。但网上销售食品的卖家显然也属于食品经营者。目前,对网络销售食品的安全监管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对网络上销售食品的进货、储存、销售渠道等无法有效进行全面监管。而且网络食品销售的违法成本较低,违法者容易更换地址后继续开展经营,难以进行彻底查处取缔。
(二)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普遍。由于《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网络商品经营的自然人,仅规定了向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提供者提出申请,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实身份信息,但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提供者对申请开设网店的自然人的身份、所在地址等信息的真实性无法核准,加之网络食品经营者大多不愿公开真实信息,使无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的网络食品经营者普遍存在。
(三)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食品网店准入门槛低、正规手续缺乏,已成为假冒伪劣和“三无食品”的主要销售途径之一。经营管理往往不到位,大多经营者未建立台账,进销货情况混乱。进口食品的来源渠道不正规,没有经过正常的检验检疫手续。很多网站的产品是整箱进口再分装,造成直接入口的食品很容易受到肉眼看不到的二次污染。同时,网络销售的食品运输大多与其他商品混装运输,无法满足冷链运输食品的要求。另外,网络销售的食品还存在欺诈、产品标签标识不规范、虚假夸大宣传诱导消费者等问题。
(四)消费者维权难。网店食品经营者大多没有实体店,多数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无法出具正规发票。有的商家提供的厂址、联系方式也是虚假的。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因为没有消费凭证很难得到赔偿。同时,还存在厂址、姓名、联系方式虚假,网店或网页关闭简单方便,网上违法和交易信息可随意修改或删除,大多数涉及异地维权,有的甚至涉及境外经营者,消费者所在地监管部门不具有管辖权,存在食品价值低而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一、网站投诉。
各个大型购物网站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处理各种交易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照片、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记录,进行投诉或举报。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个大型购物网站还将向公安机关及时反映情况。
二、网上报案。
一旦遇到网购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为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已受骗的消费者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门去查封网站和骗子的手机电话及银行账号。消费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网监处报案,也可电话报警。
三、消协投诉。
与普通商品一样,网上购物的商品发生消费纠纷,也可向省、市消协投诉。维权热线12315.对于网上购物存在的风险,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要尽量索取购物凭证或保存交易协议(包括电子版)等相关证据,网上购物的实际经销商大多数是外地公司,收货时要留意查看票据的公章。如果已购商品发生纠纷,应按属地管辖原则,向票据盖章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投诉。
责任编辑:孟洋洋
四川某学院学生李燕称其母亲花了3万元订购... [详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设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