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是北方的传统零食,其不仅酸甜可口,亮晶晶、红艳艳的外表也格外喜庆。为了增加卖相,如今糖葫芦也被化妆,出现了不少染色糖葫芦。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介绍,有些商家会在糖中加入人工合成色素,如焦糖色、诱惑红等,会使得山楂和糖都呈红色,而且是比较夸张的红色。虽然这些添加剂是国家允许的,但仍需谨慎食用。正常的糖葫芦晶莹剔透,山楂是红的,糖则是透明的。大家在购买前要仔细挑选。
糖葫芦酸甜可口,饭前吃一串,既补充营养,又可以开胃。其中的脂肪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帮助消食健胃。但要控制好量,一次最多吃一串。如果吃太多,不仅倒牙,其中大量的糖和果酸容易引起肥胖,引发龋齿,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对胃黏膜造成不良的刺激,血糖高以及脾胃虚弱的人群尽量少吃。
糖葫芦种类五花八门,除了常见的山楂糖葫芦,山药糖葫芦含有黏性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等,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可适量食用。另外,草莓、橘子、猕猴桃做的糖葫芦也不错,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建议大家交替吃,这样营养更丰富。
此时正是山楂的旺季,自己制作糖葫芦更安全放心。首先将山楂洗净去核,用竹签串起。其次将锅中加水和冰糖或白砂糖一起熬煮。开始大火20分钟起大泡,转成小火慢熬。最后将串好的糖葫芦在糖中转一下,之后放在光滑木板上冷却2~3分钟即可。
不少人喜欢在饭前吃冰糖葫芦,觉得酸酸甜甜的山楂能开胃,其实这样做并不妥,饭后吃更好。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介绍,山楂含多种有机酸,食用后可刺激胃黏膜分泌胃液,增大胃液酸度。饭前,人体胃部已经处于排空状态,由于进食山楂后产生过多的胃液会对胃部产生刺激,吃多了可能会由于胃酸分泌较多而引起胃部不适。
不过,如果可以饭后偶尔吃一根还是不错的。由于进食山楂而增强了胃液的酸度,可以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蛋白质的消化。
1、怀孕前三个月的孕妇
山楂有活血化淤、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比如《食鉴本草》中记载山楂能“化血块,气块,活血。”刚怀孕的孕妇本来胎盘就不牢固,过多食用山楂可能诱发流产。但是,要生产的孕妇可以适当吃山楂,以刺激子宫收缩。另外生产后,恶露不尽的、产后淤血的、腹痛的产妇都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多吃些。
2、换牙期儿童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山楂“耗气,损齿。”正处于牙齿更替时期的儿童,长时间贪食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也会对牙齿生长不利。龋齿的儿童也不能过多食用。
3、血脂过低者
山楂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血脂过低的人多食山楂会影响健康。
4、脾胃不好者
山楂的“促消化作用”要归功于其富含鞣酸,能刺激胃酸分泌。而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等患者,本身就胃酸分泌过多。再大量食用山楂,胃肠道会不堪重负。同时,山楂中的一些特殊物质,遇到胃酸易凝结成沉淀物,有可能诱发胃结石。
责任编辑:廖谨轩
四川某学院学生李燕称其母亲花了3万元订购... [详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设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