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事件曝光 > 正文
家长海淘外国感冒药 成分不明需慎用

家长海淘外国感冒药 成分不明需慎用

近期北京气温骤降,不少年幼孩子患上感冒,家长间流行代购外国的感冒药。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代购药均没有中文说明和生产批号等信息。
曝光频道 曝光频道

在儿童安全领域中,儿童用药安全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即是家长的牵挂,也关乎国家的未来,因此不是单纯改善某一个环节就能解决的,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协作。

近期北京气温骤降,不少年幼孩子患上感冒,家长间流行从网上代购德国、日本的感冒药。记者日前调查发现,这些代购药均没有中文说明和生产批号等信息。北京急救中心的刘医生表示,孩子生病应及时就医,切勿随意用药。北京市工商局投诉热线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此类“三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药品安全事件,希望家长不要随意购买。

家长海淘外国感冒药 成分不明需慎用

家长微信群拼单

“孩子上周五着凉了,患上感冒,发烧烧了好几天,一直没好。”杨女士说,女儿今年5岁,发烧后,她在幼儿园的微信群中给孩子请假。就在同一天,另外两名家长也因孩子发烧向老师请假。“一名家长告诉我们,现在大家都买德国产的儿童退烧药,药效特别好,孩子吃后很快就能痊愈。”杨女士称,听到有家长介绍,就和另外两名家长都在代购的社交群中拼单,购买了两盒。

“相比在药店买的儿童感冒药,德国的药贵一些,一盒12片,可以吃3天,要价120元。但是只要疗效好,我们也愿意给孩子花钱。”杨女士说,这家代购告诉她,还可以配着日本产的维生素吃,效果更好。“虽然价格不菲,但为了孩子,再多的钱我们也愿意花。”

店主卖药凭经验

记者调查发现,和杨女士一样青睐海外代购儿童药的家长不在少数。其中以发烧感冒药、过敏药、营养品为主。代购的方式多样化,网店、微信代购应有尽有。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出售国外儿童药品的网店不少,但都是打着“营养品”的噱头。一名商家告诉记者,因为网上不能出售药品,查得很紧,他们大多数都是将商品混在营养品内出售。“现在大家都在微信上买”。

记者随即添加一名做儿童药品代购的微商。他称,已经做儿童药品代购两年时间。“你要什么药?如果不清楚的话,也可以告诉我孩子的病症,我给你推荐。”这名商家称,自己已很有经验,“每周出货几十单,很多家长都是我的老客户。”

记者向其询问药品上是否有中文标识和检查证明。商家称,药品都是从国外直邮过来,没有中文标识和检验标志。“你放心,用量我都知道,直接给你发过去就行。要是嫌贵,我们也可以拆开卖,你先买一两次的量试试,要是效果好,再接着买。但是分开买算起来总价肯定比整盒贵。”

药品成分不明慎用

对于家长扎堆儿海外代购儿童感冒药的情况,北京市急救中心的刘医生表示,孩子生病切勿随意吃药,一定要及时就医。“尤其是一些外国药品,成分不明,不能随意给孩子服用,更不能仅靠经验用药,以免带来危险。”北京市工商局投诉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此类药品属于“三无产品”,在我国是禁止销售的,遇到此类情况,市民可举报。

儿童不宜服用成人药品 须“量身定做”

曝光

央视近日播出一则儿童安全用药的公益片,主人公浠诺用手语诉说自己因用药不当致聋的经历。我国聋哑儿童中,抗生素引起的药物中毒性耳聋已逾百万,每年新增3万人。

家长海淘外国感冒药 成分不明需慎用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是个世界难题。在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2.9%,新生儿为24.4%,而成人是6.9%。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儿童给药剂量多依据成人剂量,再通过体重换算、体表面积换算、年龄换算等方法来确定。按“小儿酌减”的原则,儿童多用的是成人药。

儿童是成人的起点,但不是成人缩小版。大部分成年人的药品,儿童是不能服用的。儿童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全身组织和器官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功能不完善。相比成人,药物在儿童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容易引起毒副作用;儿童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消除药物能力较差。药物在成人身上的轻微副作用,在小儿身上可能就是毒性反应。《2015年儿童用药安全报告》显示,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2012年53.0%,上升到2014年73.0%。

儿童要用儿童药,而不能按照成人的量来模糊掌握,否则会给儿童的生命健康带来潜在威胁。所谓儿童专用药,是指适合儿童特殊体质及需求设计,利用矫味剂来改善入口的苦味,使小孩的接受度提高。另一特点是使用原包装,包装内附有剂量刻度的量器或喂食器,让家长方便掌握剂量,安全、方便、好入口,使得给孩子喂药不再是一件苦差。儿童用药“量身定做”,不仅解决长期困扰家长的“用量”和“喂药”的难题,重要的是降低儿童用药安全风险。

都说孩子的钱最容易挣,儿童用药却是个例外,一直遭到生产厂家冷落。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的调查显示,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仅30多家。儿童用药开发周期较长,生产批量小、批次多,工艺也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利润太低。药物减小剂量,不像卖食品换个小包装那么简单。根据新药审评的有关规定,同样一种药要生产小剂量装,需要报国家药监局审批,提供研发数据来证明确实适用于儿童。目前我国3500多个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剂型仅60种(含中成药),药品中98%没有儿童剂型。儿童药品不仅没有相应的剂型,甚至连剂量也没标清楚,儿童药品缺乏是个大问题。

据统计,我国儿童人口数为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5%。未来受到“二孩政策”的影响,儿童人口数将呈现增长趋势,儿童用药市场潜力巨大。但国内儿童用药医疗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为数不多的外资企业如惠氏、罗氏、施贵宝等占领。发达国家在对儿童专用药品的开发、临床试验等方面都有相应政策支持,对药企给予税收、专利、市场和研究资助等方面优惠措施。国内需配套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今年6月1日,《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出台,将改善临床用药不足的现状,缓解儿童专用药短缺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儿童用药安全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医生资源不足、药品资源不足、终端服务能力不足、普通大众认识不足,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是单纯改善某一个环节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协作。儿童用药,安全第一。保障儿童安全用药,呵护儿童健康成长,托起的是健康中国的未来。

佰佰安全网提醒:儿童用药的四大禁忌

曝光

家长海淘外国感冒药 成分不明需慎用

一忌:滥用维生素

不要以为孩子吃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出现药物中毒。

二忌:滥用抗生素

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抗生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

三忌:滥用解热止痛药

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

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它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佰佰支招

佰佰支招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

  1、成人药不能随便给小孩用,这里不只是用药时的大小问题,主要是有些成人的药,其作用对小儿不利。如:成人的止咳药中有些含可待因成分,对小儿不适合。孩子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与药物代谢有关的肝肾,用药不当可影响肝肾功能,有些药物对听觉有影响,但小儿又不易反映,易造成耳聋。

  2、非一般家庭备用药,最好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应用,该用多大量,用多久。

  3、注意用量。小孩与大人的区别,并不是简单地认为只是身高、体重、外形上的不同;而且内在各系统,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发育程度也有所不同,而且内在各系统,因而在用药上,也不能只认为就是用量大小不同而己;当然小儿的用量要比成人少,但有些药如按每公斤体重计算,也许较成人要大些。因此,必须注意用量,要分清每次和每天的用量,按医嘱服药。

  4、有用药方法上:原则上可用口服解决的问题不用肌肉注射;能用肌肉注射解决问题的,不要用静脉给药;注射用药产生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重,产生意外的可能性大。

  5、注意服药方法。为了减轻对胃的刺激,有些药物要在饭后服用;但对婴幼儿来讲,常因不愿服药,强喂引起呕吐,饭后服药有时不合适。有些药物在酸性强的情况下吸收好,而有些则吸收差。如钙剂在酸性条件下吸收好,但如与牛奶一起服,易结成凝块,粘在奶瓶上,影响吸收。小儿药用量小,最好用水冲稀后直接喂,不要放在奶瓶中,易被奶瓶粘去,难以保证全部喂入。有些药物经牛奶可起化学变化。

小编总结

小编总结
结语
结语
佰佰安全网希望广大医药企业以及医疗单位,应从儿童用药安全有效性出发,从根本遏制儿童使用成人药的做法,开发真正适合儿童的药品。另外也希望广大家长,儿童服药品种和剂量还须由医生诊断。不要盲目购买外国药品,这些药品成分不明,不可以随意给孩子服用。更不能凭个人经验用药,以免带来危险。
结语

责任编辑:刘宇

您还会给孩子服用成人药吗

投票(0)

不会

投票(2)

不一定

投票(0)
0%
不会
100%
不一定
0%
  • 关键词
  • 儿童感冒药
  • 感冒药
  • 海淘感冒药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