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先天性梅毒也是可以治愈的,治疗梅毒主要是用青霉素,给宝宝有青霉素治疗就可以,现在有长效青霉素。一个月用一次就可以,治疗一年化验脑滴度,如果没有了就是好了。
1、青霉素驱梅治疗首选青霉素鶒迄今无耐药菌株报道。青霉素最小抑菌浓度为0.01µg/ml大于0.03µg/ml可以保证杀灭梅毒螺旋体,如低于该浓度超过24h,梅毒螺旋体又可增殖故应选用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青霉素剂量不宜过大,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引起赫氏反应(Herxheimerreaction)首次剂量宜小,3万~5万U,第2天起剂量为5万U/kg,分2~3次,肌注或静脉注射疗程10~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油剂5万U/kg,肌注1次/d,疗程10天。苄星青霉素每次5万U/kg,每周1次,共用3次。婴儿每一个疗程总剂量不超过300万U,较大儿童不超过600万U。疗程结束后应在24、6、912个月复查血清反应,一般需1年左右血清转阴,必要时可重复治疗。青霉素治疗的疗效确切,治愈率在95%以上。
大多数患儿出生时无症状,于2—3周后逐渐出现,常见的症状有:
1、肝脾肿大:几乎所有患儿均有肝肿大,其中1/3伴有梅毒肝炎、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可持续数月至半年之久。
2、皮肤黏膜损害:发生率为15%—60%,鼻炎为早期特征。于生后1周出现,可持续3个月之久,表现为鼻塞、分泌物早期清、继之呈脓性、血性、含大量病原体,极具传染性,当鼻黏膜溃疡累及鼻软骨时形成“鞍鼻”累及喉部引起声嘶。皮疹常于生后2—3周出现,初为粉红-红色多形性斑丘疹,以后变为棕褐色,并有细小脱屑,掌、跖部还可见梅毒性天爆疱疮。其分布比形态更具特征性,最常见于口周、鼻翼和肛周。皮损数月后呈放射性“皲裂”。
3、骨损害:约占80%—90%,但多数无临床体征。多数可因剧痛而致“假瘫”X线表现为骨、软骨骨膜炎改变,上肢最易受累,且以单侧为主。
先天性梅毒的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原则是:早期、系统、药物足量。若治疗及时则多不留后遗症。可用青霉素静脉滴注,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疗程10~14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口服或注射。疗程结束后2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持续追踪,直至其滴度持续下降或呈阴性。
1、青霉素驱梅治疗首选青霉素鶒迄今无耐药菌株报道。青霉素最小抑菌浓度为0.01µg/ml大于0.03µg/ml可以保证杀灭梅毒螺旋体,如低于该浓度超过24h,梅毒螺旋体又可增殖故应选用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青霉素剂量不宜过大,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引起赫氏反应(Herxheimerreaction)首次剂量宜小,3万~5万U,第2天起剂量为5万U/kg,分2~3次,肌注或静脉注射疗程10~14天。
应避免与患者或可疑带菌者发生性接触。应自觉抵制各种婚外性关系和不正当的性行为,做到自尊、自爱,尤其是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艾滋病,做到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些尚未治愈的性病患者,绝对禁止与配偶发生性行为,且不能与家人共用浴缸、浴盆,最好分室分床居住,其次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使用他人的毛巾、盆、剃刀等;在公共场所如旅馆、浴池、游泳池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吸毒,不轻易使用进口的血液制品,下面一起来看看先天梅毒宝宝怎么治疗吧?
先天性梅毒的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原则是:早期、系统、药物足量。若治疗及时则多不留后遗症。可用青霉素静脉滴注,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疗程10~14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口服或注射。疗程结束后2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持续追踪,直至其滴度持续下降或呈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