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公共场所安全 > 海洛因危害

海洛因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白面等,由吗啡加工制作而成,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海洛因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可使人格解体、心理变态和寿命缩减,尤其对神经系统伤害最为明显。若有海洛因成瘾症状,一定要及时到相关正规、专业戒毒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越陷越深,最终摧毁掉自己的身体,甚至导致死亡。

长期吸食海洛因或使用海洛因过量,最容易引发死亡。毒品依赖对身体的伤害就是非常大的,长期过量食用肯定会使人减少寿命。据有关资料统计:吸食海洛因者的死亡率为3%,高出一般人群15倍;吸毒者的平均寿命较一般人群短10~15年。25%吸毒成瘾者会在开始吸毒后10~20年后死亡。也就是说约1/4的吸毒者会在30~40岁死于与吸毒相关问题,因为大部分吸毒者是在20岁前后开始吸毒的。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逐渐形成了在海洛因作用下的生理平衡状态,一旦停止吸毒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全身骨骼和肌肉酸痛、情绪恶劣、易怒等症状,以上这些反应就是海洛因的戒断症状,也正是这些痛苦体验促使吸毒者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

海洛因戒断症状持续时间

连续每天1-2次用海洛因,5-7天就产生耐受性,1-2周即产生依赖,包括躯体和心理依赖。这类制剂的戒断症状多在最后一剂出现,如吗啡、海洛因后7-8小时出现,第2-3天达高峰,7-8天后缓解,或逐渐平息。但也有些特殊情况,如哌替啶成瘾者停用后3小时即可出现戒断症状,8-12小时达高峰,4-5天消失。美沙酮成瘾者戒断症状则在停用后24小时才发生,可持续10-14天。

1、滥用海洛因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可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一般不良反应;吸毒造成吸毒者体质下降、面黄肌瘦,抵抗力下降,共用注射器吸毒,还可以感染上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对这些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海洛因的危害不容忽视,血液缺氧,皮肤湿冷,瞳孔缩小畏光,周身痒,呼吸缓慢,可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易激怒、冲动、攻击及至自伤、自残等心理失常行为,并逐渐强化原有的精神依赖,难以戒除,严重者可出现白细胞增多,体液丢失与体内电解质失调,危及生命或致死。

3、吸毒者突然停用8-12小时出现。吸食海洛因的人在最初表现为呵欠、流泪、流涕、出汗等症状;随后可出现瞳孔扩大、打喷嚏、起鸡皮疙瘩、寒战;厌食、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全身骨和肌肉酸痛及肌肉抽动;软弱无力、失眠易醒、心搏加快,血压长高;情绪恶劣易激怒、烦燥不安;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对于毒品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有些人吸食毒品一次或几次之后,对身体和精神上的影响会持续几年甚至终身。如果只是误食一次海洛因,而且剂量不是特别大,就要根据个人的实际反应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1、误食海洛因一次,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上瘾,但有一次绝对不容许接触第二次。如果是因为朋友的原因吸毒,务必脱离圈子,不然将会成为潜在成瘾者。

2、因存在个体差异,吸食后会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舒服表现。接触的量少,戒断反应相对轻微些,一般在一个星期内会自行的缓解消除。接触的量大,致使急性中毒,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则需要尽快就医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3、接触毒品后,一般普通的排毒方式对于吸毒后的排毒,可能实际的帮助作用不大。关于汗蒸、超强度的运动,建议尽量避免。有些毒品对心脏有强烈的刺激,若采取相对激烈的方法去排毒,可能导致发生意外。

首先从我们对毒品的观念上来看,我们认为海洛因是毒品而冰毒不是,部分人还认为冰毒不具成瘾性,从第一次吸食者的反应上来看,冰毒第一次吸食就可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快感,而海洛因则会让人感到恶心,难受。从价格上看,高纯度的海洛因是比冰毒高很多的,而且海洛因依赖患者必须每天吸食或注射,否则生不如死,冰毒则不一样,甚至有的患者一月吸食一次。这是不是说,冰毒的危害没有海洛因大呢?其实不然,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其实一般毒品的前身都是药品,都是用来治疗某种疾病使用的,冰毒和海洛因也不例外,尤其是海洛因,前些年简直是泛滥成灾,海洛因根据纯度不同可以分为1至4号,当然其对应的颜色也不同,其作用于人体大脑阿片系统,形成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停用后产生的戒断症状非常难受,但主要的还是躯体依赖,即便在戒断症状发生时,患者的精神也是正常的,但是冰毒却不同了,冰毒属于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形状似冰,又由于其毒性强烈,所以称之为“冰毒”,冰毒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精神上的,轻者情绪异常,人格改变,重者出现精神性疾病,有句话生动的概括了吸食冰毒的后果:非死即疯,非疯即囚。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