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对幼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而且小儿结核病不仅仅只是影响单个器官或组织,而是会影响幼年儿童身体的众多器官,影响幼年儿童的身体机能,因此如果不及时治疗处理,或不及时处理好,那么后果严重。那么怎么才知道自己的宝宝是不是患上了小儿结核病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结核病的症状都有哪些,这样才能及时寻医就诊,以免耽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一般来说,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处于高度过敏状态,被结核菌感染后易发生菌血症,原发病灶可发生液化崩溃。进一步扩散而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可突然高热,体温38℃—40℃,持续2—3周,后降为低热,一般情况重。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剧烈,呼吸急促,肝脾肿大,但肺部体征较少。可出现结节性红斑和泡性角膜结膜炎。
结核病的病原菌由koch在1882年从病人的痰中发现,形如杆状,故称结核杆菌。因属于分枝杆菌属,又称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小儿结核病的病因
祸首
在结核病人的痰液中科学家分离出了该病的病原微生物——结核杆菌。这种菌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组织的一系列变化:
1、渗出性病变
液体中主要含有大量的炎症细胞与纤维蛋白。
2、增殖性改变
主要是指出现了结核结节,以及结核性肉芽肿,尤其是出现了上皮样细胞结节。
3、变质
最显著性的变化是出现干酪样坏死,常伴随渗出性病变。
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结核病可以分为以下3种:
1、原发型结核病: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使肺部感染,形成原发病灶。
不少妈妈一听说小儿结核病都会十分担忧,因为小儿结核病是长期的慢性疾病,一旦宝宝患上了小儿结核病,那么宝宝的身体就会长期受到病魔的折磨,而且身体各部分机能都会受到影响,其中肺部结核最常见,也就是常说的肺结核。那么备受关注的小儿结核病的危害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小儿结核病是由结核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结核病为最多见,结核病的易感者主要为小儿,小儿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尤其是家庭内传染极为重要,接触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小儿的结核病感染率、发病率与患病率都较一般小儿显著为高。
小儿结核病的危害如下:
1、重症感染多见
患肺结核排菌的母亲,若用力咳嗽或打喷嚏,可造成啼哭的婴儿吸入肺内大量结核菌。因婴儿对结核感染无特异免疫力,可引起重症感染,表现出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
小儿结核病的症状:
早期症状较轻,无特异性,呼吸系统症状多不明显。主要出现低热和结核中毒症状,表现为发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瘦等。而多痰、咳嗽、咯血或呼吸困难等,多出现在病情严重时。
发热:患儿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不规则高热。1-2周后逐渐转为低热。多为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8度以下,每天有1度以上的体温波动。
盗汗:多与发热同时出现。表现为半夜或清晨醒来前出汗。多在胸部、头部或腋下出汗。
患儿会出现倦怠,精神不振,爱哭闹、性情反常,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及消瘦等全身性症状。
患儿或会反复出现疱疹性结膜炎,在出现全身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病变所在部位受损的症状,比如头痛,咳嗽,腹痛,腹泻等。
上述症状不是结核病特有,诊断是应注意。
小儿结核病预防方法:
1、加强初级保健
要依靠城乡基层医疗网的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医生包括农村医生的作用。临床证明结核的发病与小儿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应注意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对麻疹百日咳的预防等措施。
2、发现病例及早防治
早期发现是患儿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定期作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小儿,其感染率发病率与患病率都较一般小儿显著。为高根据北京儿童医院1962-1965年调查接触儿童患病率为6.5%,而同时期集体儿童的患病率为0.15%。又根据对活动性肺结核接触儿平均13年随访观察,其累积患病率为6%。
因此通过接触者检查小儿有无结核感染或患病是早期发现结核病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在OT反应呈强阳性的小儿中要特别注意做早期发现工作,结核病虽是一种慢性而极顽固的传染病,但如能及早诊疗认真随访是完全可以痊愈的。
小儿结核病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在全身疗法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小儿机体的抗病能力,使特效的抗结核药物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首先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和休息,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其中以维生素A及C尤为重要,患儿应居住在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室内。严重的结核病型有发热等中毒症状及高度衰弱患儿应卧床休息。病情较轻者,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室内、外活动。
2、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的原则是早期治疗、适宜剂量、联合用药、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分段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可分为杀菌药物及抑菌药物。杀菌药物包括全杀菌药物如异烟肼,半杀菌药物如链霉素及吡嗪酰胺。抑菌药物如乙胺丁醇和乙硫异烟胺。
3、化疗方案
(1)标准疗法 一般用于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原发性肺结核。每日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和/或乙胺丁醇。
护理方法如下:
(1)适当休息:肺结核小儿应注意卧床休息,不要蹦跳,急性期过后可适当锻炼身体。
(2)卧室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避免吹对流风以防感冒。因小儿常有盗汗,应将衣服被褥经常更换。
(3)止咳祛痰:咳嗽较重时,应适当给以止咳祛痰药物口服,避免剧烈咳嗽,防止痰块、血块堵塞较大的气道而引起窒息。
(4)饮食要合理:因结核病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对体力消耗较大,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及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帮助患儿及早恢复健康。
(5)隔离与预防:为了防止结核杆菌播散和及时治疗病人,应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早发现病人是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措施。如果小儿有咳嗽、咯血等症状,经两周正规治疗休息仍不见好转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通过痰液的结核菌检查和X线胸透或胸片,即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发现后要及时住院隔离治疗。有条件者可在家中单住一房隔离,应注意茶具、餐具、洗漱用具,卧具等单独使用。病人不要随地吐痰,有痰最好吐在痰孟里,装在塑料袋中,每日烧毁。房间要通风,定时用食用醋熏蒸消毒,或用紫外线可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早治疗是结核病一经确诊,必须早期给药,足量、足疗程彻底治疗;早预防是指未患结核病的小儿,接种卡介苗,使人体产生对结核病的获得性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