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出血性登革热

出血性登革热是最可怕的一型,死亡率高达15—5O%,喜犯八岁以下的小孩。多由於两次以上重复感染,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剧烈反应,造成全身血管的大量出血,临床症状上除了高烧、头痛、肌肉痛、恶心、呕吐、全身倦怠外,常伴随流鼻血、吐血、血便、血尿、子宫出血及胸腹部积水。由於全身大量出血,常引起心肺衰竭及休克死亡,而其出血时间通常在发烧将退时才发生,所以常引起家长及医师的疏忽,因此登革热病人在退烧时,若出现皮肤湿冷、四肢冰凉、坐立不安时,更应提高警觉,即刻送大医院,不可轻忽。

出血性登革热的初期症状与典型登革热很相似: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两者最大不同点乃是出血现象严重,如鼻出血、呕血、咯血、尿血、便血、腹水等,出血性登革热常伴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如果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现象且伴有血压下降、烦躁、昏睡、昏迷及周围循环衰竭等则为登革休克综合征,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1登革热这种病毒可能会通过人传播。感染者和隐性的感染者是登革热病毒主要的传染源之一。因此在患病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隔离,并且要对患者周围的朋友和亲人进行身体的检查。

2由于带有病菌的患者,如果和一些健康人群接触,会诱发这些健康人群感染。所以患者一定要在疾病完全的治愈之后,才能撤离隔离措施。给患者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也要进行身体的检查。

3除了人会传播这种病毒之外,其实登革热病毒主要是通过伊蚊进行传播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疾病流行的地区和时间里面,会大肆地进行杀蚊的工作。这都是为了预防这种疾病采取的主要措施。

注意事项:

由于蚊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所以是很难控制的。蚊虫不像人类可以进行隔离,所以只能在生活中尽量的去预防它。治疗的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一些全身性的表现症状。

登革热是可能造成死亡的,但是到2014年,国内的医疗条件对登革热的治疗,治愈率已经几乎是百分之百了,只有那些身体本来比较虚弱的人,才可能因此病死亡。

如何防止登革热

1、清除蚊虫孳生场所:室内孳生源如冰箱底盘、花瓶、水生植物容器、水槽、贮水缸等,宜每周清洗换水。室外孳生源如废轮胎、花盆、空罐等,清除後交给清洁队运走或通知环保局处理。

2、扑灭蚊子:凡是杀虫剂对人畜都有害,但只要使用前充分准备与加强预防措施,这类危险是可避免的。因此喷洒杀虫剂宜戴口罩、帽子、眼镜、着长袖衣物、穿带橡胶手套及胶鞋,食物和饮水也都要加盖并收藏好,勿污染到食物和饮水。

3、出入疫区,宜穿长裤及长袖衣服,晚上睡觉应挂蚊帐,门窗应设有纱窗、纱门,若前往东南亚旅游,返国後身体不适,亦应尽速就医交待行程,提供医师诊治参考,避免登革热境外移入。

登革热的具体病例在全球范围内其实不多,而且是一种死亡率并不高的疾病。但是,如果患者是老人,或者是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然后被感染导致了登革热,死亡率就相对较高。由于登革热病例不多,所以缺乏必要的统计数据,也就无从知晓其具体的死亡率。

有人认为登革热的死亡率可能还不到1%。此病虽然说发病很急,而且症状表现相对比较严重,但是本病是有一定的自限性的,病情发展有一个必经的过程,然后症状开始慢慢缓解,病人整个病程大约持续一个星期左右,然后有可能开始好转。在欧美某处曾经对登革热做了一次统计,在一次登革热爆发波及人数超过1000人的情况下,死亡人数低于6人,也就是说登革热的死亡率可能在0.6%左右。但那次统计的死亡人数并没有被明确诊断为登革热导致的死亡。这也就导致了目前登革热的死亡率一直是一个谜。

出血性登革热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

(2)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3)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2、对症治疗:高热时先采用物理降温,高热不退或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小剂量激素,如口服强地松5毫克,每日3次,也可使用冬眠疗法,慎用止痛退热药,忌用水杨酸钠。剧烈肌肉或关节疼痛时,可用醋柳酸0.3~0.5克或可待因0.03克口服。必要时也可用吗啡0.01克肌内注射。呕吐时可用硫酸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有高热并大量出汗,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呕吐频繁者,先给口服补液,若不能耐受,再静脉补液。

3、病原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有报道早期可用利巴韦林,每日10~15mg/k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4天后改半量,6天为一疗程。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