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登革热潜伏期

登革热的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常见的症状: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登革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并且是经过蚊媒等传播途径造成人体患病的,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疼、发热、关节疼、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数量和血小板数量减少等症状,而且这种疾病还会对人体的生命造成危险,严重的会造成人死亡,尤其是小孩子。但是只要及时的治疗,痊愈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虽然登革热会造成人死亡,但是患者们不要惊慌,自己吓唬自己,这种疾病的死亡几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比较容易出现在身体素质差、身体虚弱的患者身上,患者本身可能身体免疫能力低下,体内技能受损程度深,所以患登革热,就比较容易死亡,但这不能说患登革热就会造成人死亡,对于这种疾病是有很多办法可以来进行治疗的。

登革热潜伏期是会传染的。平均而言,大多数患者的登革热潜伏期为5-8天左右,该病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发热情况在2-4天后下降,经过1-2天后会再次发热。同时,登革热还会引起头痛、骨痛、肌肉痛或关节痛,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3-6天后还会有皮疹出现。

登革热的确具有传染性,但是这种传染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而是需要蚊子作为媒介传播来进行传染。登革热是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进行传染,当人被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病毒便会从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从而引发感染。而患者在感染上登革热以后,再被其他蚊虫叮咬的话,那么这些叮咬过患者的蚊虫再去叮咬其他的人,就会引起该疾病的大面积流行。

所以妈网百科建议患者在确认患上登革热以后,一定要尽快进行隔离治疗,否则可能会引起该疾病大面积地暴发与流行。

登革热潜伏期是有皮疹的。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常见的症状: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登革热的前期症状首先是发热,通常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同时伴有背部、骨、肌肉及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便秘等。3~5天就开始出现皮疹,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早期登革热病人全身肌肉非常酸痛,轻微的触碰也会造成巨大的疼痛。

如早期登革热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重型登革热可在上述表现基础上突然加重,出现脑膜炎、中枢性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等征象。

登革热应该与流感、麻疹、猩红热和药物喷发相识别;登革出血热和黄疸血型、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识别。一旦发现上述症状时,你应该立即寻求隔离治疗。常规的预防措施将专注于防蚊和灭蚊。应清除积水、保护好饮用水,防止蚊虫进入,经常换水。成年蚊子可以用蚊虫喷雾剂消灭。

宝宝登革热其实是有潜伏期的,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到14天内发病。平均而言,大多数患者的登革热潜伏期为5-8天左右,该病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发热情况在2-4天后下降,经过1-2天后会再次发热。同时,登革热还会引起头痛、骨痛、肌肉痛或关节痛,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3-6天后还会有皮疹出现。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

1、降温。如果宝宝出现高热症状,家长应先用物理降温法给孩子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等,要慎用止痛退热药物。

2、补液。如果宝宝出现汗多、腹泻的情况,那么一定要注意给宝宝补水,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还要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如果宝宝出现剧烈头痛、颅内高压症的情况,应迅速带孩子去医院,及时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