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校园安全 > 国内校园暴力

什么是学生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

主要表现

什么是学生校园暴力?

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现况,在我国,从已有研究结果来看,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其中一些暴力表现出团伙性、报复性、残忍性等特点。2003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调查显示:49. 2 %的同学承认对他人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 3 %的同学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侵害。由此来看,中学生校园暴力普遍存在。以下是校园暴力的原因;

一、校园暴力的社会根源

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很大一部分是模仿而来,那模仿的谁呢?现在媒体发达,诸多的社会暴力问题传播快,影响大,在加上一些不良影视作品宣扬了暴力,很容易使青少年在崇拜中模仿了这些行为。这样的事情在社会上很常见。我们没有给青少年树立起好的榜样,是他们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在没有确立起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前提下,容易受不良影响。

1.由于当前许多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承受能力极差,如果目睹了血腥的场面,心理受到刺激,容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如在暴力现场表现得呆若木鸡、丧失应对,过后,还会不断地回忆这个场面,经常焦虑、恐惧,长时间如此还会导致抑郁等精神障碍,有的人甚至几年、几十年后仍I曰噩梦连连,“闪回”当时场景。

2.如果学校中经常发生校园暴力,会导致一些学生对在学校的生活缺乏安全感,甚至对学习本身产生恐惧心理。要么逃学,要么结交各种帮派小团体以“保护”自身安全,这其实反过来又增加了校园内外发生各种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3.孩子经常处于校园暴力的环境下,如果其模仿能力非常强,就很可能习得这些行为。那么,他以后遇到问题时,也很可能通过暴力去解决。如此一来,他就可能由受害者成为一个施暴者。

首先校园暴力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主要表现是欺负、欺负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对受害者的重复的,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校园暴力简单地分为以下八类:

1)本校或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

2)校外青年殴打在校学生;

3)某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纠纷而到学校殴打其他学生;

4)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首先,要培养孩子爱学习的天性,告诉他他去学校就是去学习的,他的中心任务就是读好书、听老师的话,不要去招惹是非,这是关键的一条。

然后,对孩子的正统教育相当重要!孩子只有从小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他才会有识别好坏的能力。要教育他,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当他面对事情的时候就有基本的判断力了。

孩子,都是怕孤独的,爱交朋友是孩子的天性。哪个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不合群的“孤独者”。于是,交友就成了孩子需要学习和家长指引的第一课。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可不慎!家长在这方面就要很好的引导以及教育自己的孩子怎样在学校教导可靠的朋友,要指引他和爱学习、心地善良、又具有爱心的同学做好朋友。同时,要叮嘱自己的孩子远离那些爱打架、具有暴力倾向、而且又不爱学习只会玩的同学,防止孩子被带坏。因为小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家长稍不注意,自己的孩子就有可能被引歪了。所以,家长要密切注意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

校园发生暴力事件的预防措施

①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③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症状病人的监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心,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与照顾帮助。

④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模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校园发生暴力事件的处理程序,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①报警。可按紧急报警按钮或打“110”报警电话。

②立即报告局安管科。先口头、后书面。

③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并通知家属。

④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学校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与歹徒周旋,尽力规劝其中之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学生,并迅速疏散之安全的地方。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