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块产生的原因:正常的乳腺组织
正常乳腺组织是柔软、均匀、有弹性的,而且触碰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
乳房肿块产生的原因:出现乳腺增生
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一般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其中以片状为多见。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大部分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乳房肿块产生的原因:乳腺小叶增生
大多数是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有时呈硬韧,但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摸起来也会感觉到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
女性乳房肿块有以下几点特征:
1、肿块大小:肿块大小不一。以往因就诊较晚,肿块多较大。此外,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也是常见但不被重视的重要休征,有报道一组触不到肿块的乳癌中以此为主要表现者占40%。
2、肿块形态:肿块形状多样,一般为不规则形,亦可见圆形、卵圆形等。肥胖者或肿块位于乳房后方部位较深者,肿块常呈扁片状或局限性腺体增厚,表面不光滑或呈颗粒感,边界不清楚。但应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特征越不明显。此外,有些特殊癌,因浸润较轻,即使较大的肿块,也可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及活动度较好,如髓样癌、粘液癌、高分化腺癌等。
3、肿块质地:其质地并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较硬,甚至为石样硬。但富含细胞的髓样癌及小叶癌常较软,粘液癌质地韧,囊性乳头状癌则量状有波动感。少数发生在脂肪型乳房(多见于老年)的小型癌,因被脂肪包绕,触诊时给人以表面柔软的感觉。
专家介绍,乳房硬块检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乳腺触诊:专业医生通过触诊,对肿块的质地、范围、可动性及位置等可以作出初步了解。
2、乳腺彩超检查:乳腺彩超能在乳腺触诊的基础上,发现更细微的病变,在乳腺组织中可测到3-5MM的肿物。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高频率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现象仪的应用,乳腺肿块检出率高达90%-95%,使乳腺疾病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2%-96%。具有高频、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及探头的乳腺彩超不能用普通的腹部超声检查替代。
3、美国GE钼靶检查:美国GE钼靶检查是一种初步筛查乳房硬块的检查手段,是无损伤,无辐射、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可近期反复检查而无身体危害性,成为乳腺无创检查的首选方式之一。它能清晰了解乳腺组织病变内部结构,对于早期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而且更适合腺体组织普遍较致密的亚洲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更为适宜。
大多数乳房肿块并不是由医生首先发现的,而是病人在家进行自我检查时自已发现的。所有存在超过数天的肿块均应告知你的医生。在某些病例,可进行肿块穿刺吸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如能明确排除癌变的可能性(如果所抽取的组织中无血液、或吸取术后肿块消失并且无复发),则医生仅需继续观察病人。否则,应手术切除乳房肿块以鉴定有否出现癌变。
哪几种乳房肿块要切除?
乳房肿块可呈液囊状或实块状,必须作活组织检查以确定有否出现癌变。大约2/3的乳房肿块是良性的,但若病人年龄处于更年期后期,则肿块癌变的机会大大增加。局麻或全麻;在肿块表面皮肤作一长约3~4厘米的切口(切口长度取决于肿块大小);完整切除肿块,并立即送交实验室作病理学检查。乳房肿瘤切除术的预后取决于肿块的性质。如果肿块是良性的(穿刺或切除后活检结果),则无需进一步治疗;如果肿块是恶性的,预后取决于肿瘤扩散的程度,术后还需进行放射治疗。在某些恶性肿块病例,乳房肿瘤切除术加放射治疗的疗效与乳癌根治切除术的疗效相仿,而无需进行乳房重建术。
根据肿块性质及病人临床表现来决定是否手术。
适于手术者:①诊断明确的乳癌、纤维腺瘤等。②病变不能排除恶性者,如肿块硬,FNAC检查有异型细胞;中老年妇女伴有乳头血性溢液。
非手术治疗:乳腺增生肿块原则上应非手术治疗,因为该病病变广泛,部分乳腺切除难以消除临床症状。可尝试西药、中药及物理治疗等方法。
相对手术适应症:病人增生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工作学习,一侧乳癌术后,对侧乳腺增生明显等。另外,近来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对于早期乳腺癌的病人或病变离乳头较远,肿瘤体积相对较小的话,可以采用保乳手术,术后再配合放化疗。这类保乳手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比较,二者生存率没有差异,但前者的生活质量和病人的心态则明显改善。这也是乳腺癌治疗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