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鼠药种类不同,中毒表现和救治方法也有不同,以下作分别介绍。
安妥中毒:主要症状有上腹烧灼感、恶心、呕吐、口渴、咳嗽、嗜睡、严重者呼吸困难、青紫、昏迷甚至肝大、黄疸。
急救措施
1)、催吐,1:2000高锰酸钾洗胃。
2)、服硫酸钠或硫酸镁30-50g导泻。
3)、忌进含油食物和碱性食物,减少安妥吸收。
磷化锌中毒:主要症状为口腔、咽喉疼痛、糜烂、上腹灼痛、肝区痛、呕吐大蒜样味,呕血;头晕、心慌、惊厥甚至昏迷。
急救措施
1)催吐:0.5%硫酸铜液反复洗胃至洗出物无蒜臭味;继之,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直至洗出清水样液。
2)胃内注入或喂食100-200ml液体石醋油,使残药溶解其中,同时服硫酸镁30-50g导泻。
误服后经3 ~ 4天潜伏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低热等。中毒量小者无出血现象,不治自愈。达到一定剂量时,除上述症状外,表现为广泛性出血,首先出现血尿、鼻出血、齿龈出血、皮下出血,重者咯血、吐血、便血及其他重要脏器出血,可并发休克,死于脑出血、心肌出血。
通过对犬、猫鼠药中毒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了解急性、慢性鼠药中毒的临床发病特点、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安妥、氟乙酰胺多引起犬猫急性中毒,其中安妥主要侵害交感神经系统,引发肺水肿,导致呼吸障碍,临床采取对症治疗,消除肺水肿,催吐排除胃内毒物等治疗措施;氟乙酰胺主要对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临床以典型的神经症状为主,可采取选用特效解毒药物及对症治疗等措施。抗凝血类鼠药中毒多慢性发生,表现出血、贫血及凝血时间延长等症状,且病情易复发,临床采取长期特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灭鼠药中毒(rodenticide poisoning),食灭鼠药后发生的中毒。灭鼠药分为速效和迟效两大类。速效药或称为单剂量灭鼠药,如磷化锌、氟乙酸钠、毒鼠磷、甘氟等。特点是作用快,一次投药后大部分鼠类被杀死,但鼠类食后易产生拒食性,而且此类药毒性剧烈,对人畜不安全。迟效灭鼠药又称多剂量灭鼠药,如敌鼠钠盐、灭鼠灵、杀鼠醚、大隆等抗凝血灭鼠药。其特点是中毒作用慢,一般需要进食多次,在鼠内达到一定浓度时方能发生作用。但鼠对此不易产生拒食性,且对人、畜比较安全。
中国目前常发生的灭鼠药中毒多由氟乙酸钠、磷化锌和敌鼠钠盐等引起,抗凝血灭鼠药,如灭鼠灵、杀鼠醚、大隆等对人比较安全,很少引起中毒。
常用急救的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