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交通安全 > 驾驶误区

单手控制方向盘

很多司机喜欢用一只手控制方向盘。或许这种姿势看起来很帅,可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驾驶者将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和操作。正确方法:应当将座椅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手肘微弯,两手以钟表的3时与9时位置握住方向盘。这种姿势可以使您的双臂有充分的活动区域,从而迅速快捷地操作方向。

空挡滑行

有的新手司机为了省油,在驾车下坡时空挡滑行,这样做也是非常危险的。下坡时长时间利用刹车控制车速,会导致刹车系统过热而失去制动力。对于自动挡汽车来说,常挂空挡滑行,会使变速箱的电磁阀频繁动作,摩擦片频繁分离与结合,大大缩短变速箱的使用寿命。正确方法:在下坡时应根据车速使用相应的挡位,让发动机参与制动,辅以刹车制动,这样既安全又延长刹车的寿命。

扶方向盘存在下面的误区;

一、方向盘常见故障之坐姿错误

新手或是有点技术的人都会选择将左手搭在方向盘的顶端,右臂靠在中间的扶手箱上,或者身体半躺着用手握着方向盘的下端,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开车姿势。

解决办法:座椅位置的调整以两只手握住方向盘三点与九点钟方向时手肘微弯为最佳,因为这可使手肘有充分的活动区域来迅速操作方向盘。所以左手应握在九、十时方向之间,右手握在三、四时之间,双手呈左高右低状操纵方向盘最为合理。这样把握方向盘,当右手在操纵挡把等其他机件时,对左手的单独操纵就会影响很小。

二、方向盘常见故障之转弯及解决办法

转弯时方向盘打不好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所以在车辆转弯时最好把车速降下来,车速不能太快,最好不要超过30码。进入弯道时要根据弯道的弧度慢慢的转动方向,看车头即将转正时则开始回方向,待完全转过来之后再将方向回完接着加油前进。转弯时切记不要记方向的转数,如果光记转数不看车头会很容易出事的。

先踩离合器后刹车

对于开手动挡的车,有人认为刹车前应切断动力,刹车会更有效,这是严重的错误。因为踩下离合器,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到怠速,并且气管总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辅助力大大降低,刹车距离反而变长。正确的操作,应先踩下刹车,当车速降低至接近停止时再踩下离合器,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加挡超车

驾车者普遍认为高挡位速度较快,所以在超车途中升上一挡。事实上车辆的前进一定是靠引擎所发挥的扭力,高挡位扭力较小,油门反应迟钝,加速度反而减慢,所以正确超车应该减慢一挡,自动挡只需将油门踩到底,变速器便会降低一挡,以提供足够的扭力。

下坡空挡滑行

下坡挂空挡滑行,仅以刹车来控制速度,这肯定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是在一个长距离坡位这样做的话,刹车系统会因过热而突然失灵,导致事故发生。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车速挂上合适的挡位,让发动机制动,偶尔辅以刹车,这样既安全又延长刹车的寿命。

不要先去踩离合再去刹车

很多驾驶手动挡的司机,尤其是新手多一点,他们认为刹车先来踩离合器,这样就即可切断动力,刹车就会更安全了,这是错误的。因为在踩离合器时,这时的真空助力系统的辅助性大大降低,反而使在刹车的距离变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踩刹车,再等车速降低后去踩下离合踏板。

不要在下坡时空着档去滑行

许多车主在下坡时,图方便挂空挡去控制车速,但是你们真不知如果在距离较长的下坡路上经常使用刹车的话,会造成刹车片过热而导致刹车的效果变差,从而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正确的做法是将档位挂在合适的档位,用发动机的制动来减小车速,用刹车当辅助去控制车速,这样才是安全有效的。

原地热车时间过长

很多老司机都会有个误解,认为在冬季启动爱车时应该原地去热车,等水温上来之后才行车,其实这种做法不正确。原地热车会使发动机过早的磨损,而且油耗也会有所升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启动后低速行驶一段的距离,等水温上再正常驾驶。即使是在冬天很低温时,1分钟的原地热车就可以。

1.自动挡车在没有完全停稳时,禁止挂入P档或R档,否则变速箱内部的机械装置部分会受到外力损坏。

2.自动挡汽车禁止空挡滑行,因为自动变速箱内需要润滑,当行驶中挂入N档(空挡)时,油泵无法正常的供油进行润滑,会使变速箱内部温度升高,严重影响变速箱使用寿命。

3.避免猛给“地板油”,频繁急加速会导致变速箱油温迅速升高,不仅影响变速箱的寿命,还容易引发异响、顿挫及漏油等风险。其中CVT无极变速箱更不适合激烈驾驶,频繁急加速会导致变速箱内部钢带打滑而损毁。

4.自动挡车不可随意拖车,如果需要急救拖车务必将档位挂入空挡,而且尽量保证低速(30KM以下)短距离(10KM以内)拖车。

5.自动挡车型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怠速预热数分钟后方可行驶。如果不预热就立即行驶,有可能会出现变速箱顿挫及不升档的现象,还容易过早产生磨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