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儿童安全 > 儿童肺功能检查

小气道结构及功能特点

小气道的概念为直径<2 mm、无软骨的气道,约相当于第7~19级支气管。因其直径较小,出现分泌物、黏膜水肿等情况时,容易发生阻塞。但其总横截面积较大,整体小气道阻力因此显著减小,在健康成人仅占总气道阻力的10%~20%。

但是对于气道直径仅为成人一半的婴幼儿来说,小气道阻力可达总气道阻力的50%,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小气道功能。

小气道特点:

(1)缺乏神经调节和软骨支持,富含平滑肌,易因平滑肌痉挛等发生气道阻塞;对于小气道而言,平滑肌痉挛不仅可以缩小其直径,还可缩短其长度,增加其硬度,从而使顺应性减小,阻力增大。

对小气道功能检测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因其位于支气管树的远端,一般检测方法和技术难以直接达到,目前尚无确切、统一的方法,检测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功能性检测:如肺功能。

(2)生物学检测:如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3)影像学检测:如高分辨率CT;

(4)侵入性检测:如纤维支气管镜。

其中,肺功能检查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是儿童小气道功能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

小气道的功能主要受其结构和弹性两方面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小气道内气流为层流,气道直径是影响阻力的主要因素,阻力与直径的四次方呈反比。当小气道直径减小,即发生阻塞时,气流进出小气道的速率将减慢。当小气道直径正常而稳定性异常时,可发生气道陷闭,表现为气体潴留。二者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力增加和通气不均。

小气道功能指标及意义

在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查中,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主要有流速-容积曲线上的FEF50%、FEF75%和时间-容积曲线上的FEF25%-75%[用力呼出肺活量25%~75%之间的平均流量,也称为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用于评价小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

FEF50%和FEF75%分别是呼出50%和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主要受远端小气道的影响。FEF25%-75%不仅能够反应气道阻塞,也是小气道功能的重要指标。

当三者出现下降(<65%预计值),尤其是FEF25%-75%下降,同时流速-容积曲线出现凹陷性改变时,提示小气道功能下降、发生阻塞。另外,FEF25%-75%与FEV1/FVC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当小气道发生阻塞时二者常同时降低,但并非线性关系。

肺活量在小气道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根据检测肺活量时受试者用力程度的不同,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可分为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又称时间肺活量)和慢肺活量(slow vital capacity,SVC)。

其中前者是在受试者做快速、最大用力呼气时测得的,后者是在受试者做缓慢、最大用力呼气时测得的,通常仅以VC表示。

SVC和FVC的差值或比值被认为是一个评价远端小气道异常的间接指标,可以反映远端小气道在呼气早期的陷闭,尤其是重度哮喘患者。Perez等研究表明,在FEV1及FEV1/FVC正常的中-重度成人哮喘患者中,10%存在FVC-SVC>10%,但与其他小气道功能指标相比,其敏感性相对较差。

常规肺通气功能中的FEF25-75%、FEF50%和FEF75%可反映小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肺容量检查中的SVC-FVC、RV和RV/TLC可反映小气道陷闭和气体潴留。

除此之外,尚有应用于婴幼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体积描记法、阻断法等,以及目前临床上已经较少开展的闭合气容积、闭合气量等方法,可用于儿童小气道功能评价,但因其临床应用较少,暂未予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缺乏小气道功能检测的金标准,研究中对大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划分缺乏可靠的依据,多数为互相对比,因此无从获知各种检查方法的确切敏感性和特异性。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