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环境污染 > 土壤修复

1) 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毯、热井或热墙等,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等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2) 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3) 焚烧法,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再经过除尘、冷却和净化处理 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4) 化学淋洗,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5) 堆肥法,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使用土壤调理剂的注意事项

1.确定土壤已经出现了恶化的情况。通过正规的检测部门对土壤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不适宜蔬菜生长的时候,就应该使用相应的土壤调理剂进行适当的调理,将土壤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内。

2.不能长期依赖使用,避免调节过度。土壤调理剂的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的偏酸、偏碱、盐渍化以及板结状态,因此不能长期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恶化情况使用不同的数量及次数,对于一些以调理剂为主,添加了有益菌、海藻酸、腐殖酸等复合肥料的可适当延长使用次数。

3.正确掌握用量,用量过低难以达到改良效果;用量过高或施用次数过多,则会造成浪费。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对土壤修复也加大了扶持力度。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受“土十条”等政策影响,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产业规模只有30亿元,2016年增长至90亿元,预计2017年土壤修复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40亿元,千亿市场前景可期。随着我国各种污染日益严重,土壤修复产业逐渐兴起,土壤修复产业链也正逐步完善。

中国城市土地污染主要来源于石油行业,煤炭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还有制药、造纸、医药、纺织等轻工业行业,这些主要来源也构成了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市场。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被挖掘,与上述工业相关联的矿区土壤污染愈发严重。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污染场地数量在100万至200万块,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总容量约为204729.2亿元。其中矿区的修复比例为5%。

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堪忧。由于土壤大范围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将催生万亿级土壤修复市场。

目前,在国家的层面没有设立土壤修复从业资质,但在土壤修复实践中,各地会对投标单位做出一定要求。根据中国环境修复网统计,近些年土壤修复项目招投标中,甲方要求投标单位需具备以下一项或几项资质: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环境工程(污染修复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省级以上环保产业协会核发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总承包资质。

土壤修复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土壤修复的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及其联合修复技术在内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联合修复等技术,在进入21 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绿色环境修复技术之一。

2.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热处理技术是应用于工业企业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的主要物理修复技术,包括热脱附、微波加热和蒸气浸提等技术,已经应用于苯系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污染土壤的修复。

1、污染土地评估主要包括污染场地资料收集与调查、现场踏勘、布点与采样、样品检测与分析和风险评估;

2、修复技术选择与方案制定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大致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化学的修复方法通常被认为修复效果有限,费用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具有无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应该依据现场实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a 物理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法、隔离法、换土法、焚烧法以及空气吹脱法等。物理方法去除石油污染的机理主要是污染物的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b 化学方法包含有萃取法、土壤洗涤法、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法以及CSP 法等,该方法会有二次污染的风险。

c 生物方法主要利用生物对于污染物的富集、吸收以及降解能力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