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业排污、生活排污日渐增多,以及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等各种因素,导致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通过土壤修复可以治理土壤受污染的情况,那么什么是土壤修复呢?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土壤因吸附能力、氧化还原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可缓冲污染物所造成的危害,以上统称为土壤自净能力。但是当进人生态循环系统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作用的负荷,就会形成土壤污染。一旦土壤遭到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因此,各国科学家不断研究新的技术,以期望快速去除污染,恢复土壤的功能,这就是土壤修复。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过去的40年间,欧、美、日、澳等国家纷纷制定了土壤修复计划,巨额投资研究了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积累了丰富的现场修复技术与工程应用经验,使土壤修复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区域发展不平衡,加之土壤类型多样性,污染场地特征变异性,污染类型复杂性,技术需求多样性等因素,目前我国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佰佰安全网,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孙殿伟
07/13痛风老人如何进食饮食调理和治疗?
03/02老人痛风的原因有哪些?
02/28儿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效果好
02/28木鳖果原来价值这么多,平时都忽略了
02/28冻疮很常见,从这些方面认识和了解冻疮
07/17男女之间性爱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