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 1、学校加强内部管理 一是学校成立领导专班。 二是认真梳理并调整学校现有的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值日人员,专门设立保卫科,并聘请守门人员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治安保卫和巡逻防范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严格学籍管理,控制学生流失,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不让一名学生成为“流生”。 四是学校自身经常组织开展有效地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抵制校园周边不良环境的诱惑。 2、公安机关加大治理、打击力度 一是坚持一校一警,深入校园开展法制教育和宣传。以责任区民警为主要力量,保证一校一警,经常深入校园,做到学生能经常见到警察...
在整治学校周边小吃的整顿时,首先要提高校园整体防范能力,教育学生要注意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不要在路边临时摊点上买食品,特别是油炸食品和“三无”食品。学生应有校园饮食知识,响应学校的号召,坚决不去购买卫生不达标的小吃。 ...[详情]
疫情谣言对社会环境的危害极大,它不仅给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干扰,还会不断摧毁社会信任体系,并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基于此我们必须加强对疫情谣言的治理,要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意识与能力,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网络谣言治理中的主导功能,要切实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民法、行政法和刑法规制。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疫情谣言都源自于网络。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信息更加...[详情]
很多学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喜欢吃零食,而且还不好好吃饭,学校外面的一些小吃摊和小商店中的饰品特别吸引他们,但他们却不了...[详情]
对于很多年纪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在课间休息或者放学的时候,能买上几样小零食,不但可以解饿,而且还能够解馋,但是他们严重忽视了学校周边...[详情]
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昨天(16日)召开。会议要求,地方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排查校园周边“三无”产品销售等隐患。会议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把食品安全作为遴选供餐单位的首要标准,及时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学校应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地方主管部门也要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同时,要加快推进校园食品明厨亮灶建设,年底要达到70%左右。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三部门已联合公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将于下月起施行。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说,各学校必须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人。钟登华:学校食品安全...
2月6日,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就做好春运和全国两会期间的安保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图为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出席并讲话。公安部6日召开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就做好春运和全国两会期间的安保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按照中央政法工...[详情]
2015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10起环境侵权典型案例,其中3起为社会环保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其余7起为公民诉环境污染企业环境侵权案。据悉,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截至11月底,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48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45件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发布 全国共受理48件环境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王旭光介绍,今年1月至1...[详情]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学校周边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详情]
2018年6月份,常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样检验296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77批次,不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