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学习观,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别是有逃学、厌学行为的孩子的学习兴趣已经淡化,要使孩子学习兴趣萌发和强化的确不容易,引导学生树立大学习的观念,笔者认为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唱歌是学习、打球是学习、练字是学习、画画是学习,只要用心,一切皆可学习,只要快乐,一切皆可学进。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能够愉快的生活,轻松摘到属于自己的“苹果”。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做起,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原则是可以指导,但决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学习的...
学会自我心态调节 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厌学是一种心理情绪,对症下药自然就要调节心态。心理咨询师表示,过度的焦虑,不仅伤害身体,对于事情的解决没有什么帮助;过度的追求,不仅令人伤神,有时候还会让自己功亏一篑。青少年应该逐渐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要把管理自己情绪的“钥匙”放在他人身上。 尝试换位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事实有时并非就是自己看到的或...[详情]
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厌学的心理,那么小学生怎样摆脱厌学的情绪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想再给你添一个弟弟或妹妹,来跟你商量,你会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要说的话写在横线上,尽量把你的意见说明白,把理由说具体。”昨日,你的朋友圈被广州市天河区小学这道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刷屏了没有?这道被誉为“最与时俱进”的4分语文实践题得到了众多孩子的“神回复”,快让大人们笑疯了!对真的在考虑二孩的家长来说,一道小学生考试题,却意外成了“今天才知道孩子的想法原来这么复杂”的途径。据天河区某小学对答卷的统计,全级134个三年级小学生答卷,有95人即71%希望添一个弟弟或妹妹,其中42人还“指定”要弟弟或妹妹;明确不希望添一个弟弟或妹妹的有35人,占比26%。“这是一道很...
9月25日,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印发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作目标到2025年,使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热爱中华经典,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普遍具有高度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学校和社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广泛开展,成为品牌,形成长效机制;贯穿大...[详情]
一百年前小学生读的语文、算术教材难不难?是不是实用?放到现在来看,那些几成“古董”的老教材,还有没有可借鉴的价值?今天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展出3000余册清光绪六年(1880)至民国初年的中小学教材,其中不少是孤本,极具史料研究价值。“这里的老教材或许是最全、最珍贵的。”上师大图书馆副馆长蔡迎春说,馆内收藏了一批重要或有代表意义的教科书。1901年南洋公学第三次线装排印本《蒙学...[详情]
近日早上,眼看快到了幼儿园校车来接他的时间,5岁的牛牛开始坐立不安,他的小脑瓜里冒出一个想法:躲起来,不让家人找到,这样就不用去上学...[详情]
根据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据介绍,部编版教材编写历时5年,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