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自我概念,表明他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2、自重自尊,希望自己的人格和情感一如既往,充实美好; 3、社会交往,希望自己能像过去一样保持良好的社会交往; 4、亲密忠诚的关系,是老人追求的美好目的之一; 5、安静的生活环境,以便总结自己的一生; 6、独立自主,希望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不完全依附他人; 7、内在精神生活,以回顾自己一生业绩而感到自豪; 8、爱护和关怀,不遭到社会遗弃。
(一)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学习和工作才能适应,才能努力地发展自己,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可能自视甚高,自以为了不起,去做力不能及的工作,他也可能自觉羞惭,不肯以本来的面目表现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心地坦然; (二)适度的抱负水平。要了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哪些是环境...[详情]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堂教育。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坚持性、顽强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等健康人格特征。并且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科学的世界观对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综合实践课程。研究性课程、社区服务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技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科学探究精神...[详情]
高考后,有人考的好,有人考的差,不少考生心理起伏比较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调解,会对以后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家长要及早发现学生异...[详情]
现在生活工作压力大,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时时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偶尔也会出现不健康心理的时候,本安全网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不健康心理类型相...[详情]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出台《纲要》,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该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也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不同地区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一,相关专门力量还没有配备到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等,...
5月15日11时50分许,渭滨分局金陵派出所接到一男子陈某报警,称其从网上了解到自己的女友郝某欲在一宾馆内自杀。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接到报警后,迅速调集警力在辖区开展地毯式搜寻,快速锁定轻生女子所在宾馆,并背起轻生的女子跑步赶往医院抢救,成功避免了一场悲剧发生。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学习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出现在不同的职业人士当中,目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已...[详情]
由陕西省榆林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赵泽伟故意杀人一案,今天上午9时在榆林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榆林市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法院依法指定辩护人为被告人赵泽伟进行辩护。法院经审理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赵泽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月27日18时10分许,被告人赵泽伟持匕首在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外巷道对放学途中的学生突然袭击,导致9人死亡、4人重伤、7人轻伤、1人轻微...[详情]
娄底民警成功解救一名悬挂在 32 层高楼窗外的老人,在救援的过程中,有民警的手不慎被切割了的防盗窗割伤,还好有惊无险。...[详情]
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为认真梳理突出环境问题,强化精准严实整改,推动责任压力传导,9月19日,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约谈芜湖市政府。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