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围湖造田的危害 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 1.由于围湖造田,使洞庭湖水湖面积迅速下降。其他淡水湖的面积也迅速减小,有的甚至完全消失。这些湖泊在水利方面起着接纳长江水的作用,湖泊面积的减小,直接导致了长江水没有足够的空间分流,很容易造成洪灾,98年的洪灾跟这方面也有关系。 2.围垦使水禽赖以生息的大片芦苇、荻丛环境遭到破坏,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有些种群几乎绝迹,建闸使江湖隔断,洄游、半洄游鱼类的游动通道受阻,破坏了繁殖、肥育的生态条件,使湖区水产资源受到极大损害。 3.低湖田土壤环境恶化,效益下降。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高大立告诉记者,今年洞庭湖水位相对偏高,目前还未到候鸟栖息的最理想状态,第一批抵达的候鸟主要栖息在水位相对较低的采桑湖以及周边的稻田里。最新监测显示,截至11月1日,初步测算首批抵达东洞庭湖的候鸟为2万余只,包括9000多只小白额雁、9000多只野鸭、3000多只豆雁。为确保候鸟迁徙安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大了野外日常巡护监测...[详情]
洞庭湖最佳旅游时间一般为每年每年5月至10月。洞庭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500毫米,一年四季均可旅游,但洞庭湖到了每年的5月至10月不但气候宜人,而且阳光明媚,视野广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八百里洞庭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因此它是所有来过洞庭湖旅游的游客公认的最佳旅游时间。 洞庭湖是全国第...[详情]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10月2日上午,来自岳阳县鹿角镇渔场的一对夫妻在洞庭湖麻塘垸附近落水。岳阳蓝天救援队10名队员出动两艘救援艇前往搜寻。遇难者夫妻被打捞上岸 10月5日讯 10月3日上午,经过不懈努力,岳阳蓝天救援队终于在浩瀚的洞庭湖区域打捞起两名遇难者。10月2日,岳阳县麻塘办事处伴湖新村雄心组居民陈某某、周某某夫妇于当天早上四点钟,在洞庭湖区域捕鱼后失踪。家人出来寻找发现只有手机在船上,夫妇二人下落不明,现场也无目击证人。岳阳蓝天救援队接到救援电话后,立即召集人员设备赶赴湖区下水搜寻。由于气温寒冷,事发地水域面积大且险,救援队员们轮番上艇围绕疑似落水点反反复复搜索,几乎是在用救援工具丈...
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记者17日从市发改委获悉,岳阳将在今后两年在境内洞庭湖区域,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扫除”,彻底改善这一区域水环境质量。根据省政府部署,从今年3月开始,以县(市、区)政府为主体,用两年时间在环洞庭湖区各县市区深入开展沟渠塘坝清淤塞增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整治5大专项行动...[详情]
东洞庭湖中被毒杀的珍贵、濒危鸟类2016年8月3日,湖南省岳阳市中级法院对东洞庭湖毒杀珍贵、濒危鸟类一案作出终审裁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而今,洞庭湖回归了平静,各种候鸟又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了。63只野生珍稀鸟类尸体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9万公顷。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鸟类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记录到的鸟类有338种,其中一级保护鸟类7种,二级保护鸟...[详情]
今年3月,湖南省启动了包括河湖网围养殖清理在内的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详情]
12月8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逢八”水鸟监测(每月8、18、28号监测)中,发现12只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