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暴力事件的涵义 1、校园暴力事件 暴力指的是用非法的手段,恶意侵犯他人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极端行为,它具有违背人性、侵犯基本人权、违背社会法制、违背基本伦理等特点,是极具社会危害的伤风败俗行为。而校园暴力,作为暴力事件的外延,它主要发生在各大中小学校校园以及学校周围,以故意杀人和伤害他人、抢劫强奸等暴力行为,侵害在校学生和教师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指的是由教师、同学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而狭义的校园暴力则是专指,那些发生在校园以及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
现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都会发生火灾10000起左右,死亡2000多人,伤3000—4000人,造成财产损失不计其数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随着学校不断扩招,校园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安全隐患堪忧,学校原本就是人员密集场所,而食堂被称为人员密集场所中的人员最为密集之处,每天就餐人数要达到几千人,由此可见,消防...[详情]
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施工企业最基层的项目和施工队中是时常出现的事情,很多项目都曾经面临过这样或者那样的突发事件,由于采取的措施千差万别,因此得到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出手果断,措施有效,突发事件在较短的时间和很小的范围内予以了解决,未造成不良影响,而有的却是处理不够谨慎和圆满而导致媒体曝光,造成社会较大反响。因此应对突发事件是施工企业基层管理者的一项比较复杂、但又必须正确面对的...[详情]
饭店是人们享受美食的地方,那么饭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是什么呢?佰佰安全网就应广大读者要求,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详情]
近日,《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预案》)发布。与原来的版本相比,《预案》59项修改内容突出了“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一基本原则。《预案》对“基本原则”的表述进行了修改,明确要求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以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出发点。针对近年来涉外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的状况,为维护本市人员和机构在境外的合法权益,加大领事保护力度。《预案》修改了适用范围,规定在境外发生涉及本市人员和机构的突发事件,由新组建的市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牵头,会同市相...
乌市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安排重大突发事件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5月4日,乌鲁木齐市政府印发《乌鲁木齐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到健全政策解读回应机制时明确要求。据了解,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详情]
近期,一种伴有水果味的“电子烟”出现在小学校园中“流行”,轻轻一吸,“烟头”亮起红灯,立刻就可吞云吐雾。显然这不是学校和家长所提倡的。让家长们担忧的是,“吸烟”——这种明显不符合小学生身份和生理心理年龄的行为,竟然会在校园里大行其道。家长们也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还是家庭教育缺位严重。“电子烟”能在小学生之间流行,究其原因,一来是这些“电子烟”价格相对较低,二来销...[详情]
记者从广西平果县获悉,当地新安镇汤那村黄胎屯6月12日9时许发生一起突发事件,9名村民重度昏迷,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详情]
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