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小编了解,小苏打并不是碱面,具体区别如下: 1、名字上就有不同 碱面叫做碳酸钠。而小苏打被称为碳酸氢钠。可食用碱也被称为弱碱,但是小苏打却被称之为弱酸。 2、热稳定性方面不同 碱面比小苏打的热稳定性更强一些。表现是,食用碱加热后不会有分解的状况发生,而小苏打会化成水的状态。 3、用在肉类产品上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肉类用了可食用碱之后可以使得肉质变软。但是味道会有点大。而用小苏打的话,肉质爽滑鲜嫩。小苏打和食用碱相比显得更加温和些,刺激性也比较低。用在食物方面可以达到口感好的目的。在生活中,食用碱是不可以直接吃掉的,因为它刺激性比较大。 4、两者的适用范围也不...
小苏打和泡打粉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 苏打粉就是单纯的碳酸氢钠,是碱性的,可以做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等,在酸性环境下蓬松效果比较好。 泡打粉是用苏打粉和其它物质混合而成的一种中性粉末,在面点中起到蓬松作用,各种环境都可以使用。 2、成分不同: 小苏打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是一种化学制剂型的食品添加剂,小苏打融于水后会呈现弱碱性,并在面团中形成松软的气泡结构...[详情]
苏打和小苏打的区别? 1、成分不同。苏打又叫碱面、食用纯碱,食用碱等,没错苏打就是食用碱,食用碱也叫苏打,其化学式叫碳酸钠(Na2Co3),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原料,而小苏打一般指食用小苏打,化学式叫碳酸氢钠(NaHCo3),是通过苏打加工后制作而成的升级原料,因此二者的成分和结构均不相同; 2、颜色不同。苏打色泽呈微透明白色,颜色不如小苏打的洁白并有少许的透色,而小苏打的色...[详情]
夏天一到,蚊子就多。近年来,一种对灭蚊有“奇效”的“蚊香液”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灭蚊工具。但鲜有人知,这种居家旅行灭蚊药剂,却含有急性毒性成份“氯氟醚菊酯”,人一不小心误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身亡! 今年5月14日,东莞长安锦厦社区,便发生了这样一起意外事件。市民陈先生1岁7个月大的儿子小伊(化名),不小心误食了约10ml的“蚊香液”,短时间便出现了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庆幸,他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小男孩送至东莞市长安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近3小时的救治,终于将小伊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目前,小伊已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康复中。据家住东莞市长安镇锦厦社区的陈先生介绍...
今早(6月4日)8点左右,有市民报料:滨江联庄一区104号有两个人煤气中毒,有一人已经没有反应了,120还在赶往现场的路上。8点半左右,记者赶到现场,这里是一片即将拆迁的区域。事情发生在一家粽子店,听现场居民说,“可能是烧煤饼中毒引发的。”(图:事发的粽子店就在这一条街上) (图:事发的粽子店) 据记者现场了解,中毒是一对夫妻,50多岁,江西人。夫妻两个本来住前面一点的位置,做...[详情]
16日傍晚5点多钟,扬州高邮市城南新区有多名群众吃了路边摊上的烧饼后,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等不同程度中毒现象。经检测,这些人是亚硝酸盐中毒。一个20多年都没出过事的烧饼摊,如今出了这等事,着实让人疑惑,警方已进行调查。 老板卖烧饼已有20年 最小中毒者仅8个月大2015年1月16日晚上8时许,当记者来到高邮人民医院急诊室时,只见食物中毒的病人已陆续转至住院病房。在11楼住院区,记...[详情]
9月28日中午,郑州市纬三路原水产市场外,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生从市场里走出来,不时地左顾右盼。...[详情]
随着今年雨水季节的来临,进入了野生菌生长采食的季节。云南省食药监局日前发布消息,提醒群众不要采购品种不明的野生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