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灯内酒精纯度 应该用所谓的纯酒精即95%浓度的无水酒精。实践证明:酒精纯度越高,燃烧越充分,燃点越旺盛。反之则出现断燃现象。 有人提到用75%的酒精,是不正确的。因为这种酒精只是用在对医疗器械表面进行杀菌效果最好。用75%左右的酒精在点着火后,酒精灯的火头会不断的崩炸,易灭,灭后因灯捻含水份过多而不易再点燃。 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由于其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烟雾,因此也可以通过对器械的灼烧达到灭菌的目的。又因酒精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其他实验材料加热。它的加热温度达到400—1000℃以上。
防火安全知识: 1.酒精灯酒精泡着的灯芯的燃点比挥发出来的气体的燃点高,所以先点燃挥发出的气体,点燃后环境温度升高,挥发加快,灯芯的温度不断被挥发的气体带走,也就始终不能燃烧.等酒精烧没了挥发的气体带不走热量了,灯芯就燃烧了.而灯芯利用毛细原理,会把灯内酒精不断吸上来,以补充燃料. 2.从原理入手那么如何熄灭呢。用嘴吹和蜡烛一样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3.火焰燃烧的条件,可...[详情]
小小的酒精灯,几乎是每个实验室都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为什么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呢?佰佰安全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详情]
酒精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湿性。那么酒精加热到多少度自燃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详情]
记者日前在上海召开的地方审改工作交流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进会上获悉:5年来,行政审批改革提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交出亮丽成绩单。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当头炮’‘先手棋’,持续强力推进,改革由点及面、不断深入,成效明显。”中央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本着“能减则减、应放尽放”的原则,以“5+1”清单为抓手,下大力气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左右,有的省份达到70%,有的地方开展“极简审批”,减少各类“循环证明”“奇葩证明”800余项。同时,国务院分10批削减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70项,约占总数的44%,提前超额完成削减1/3的目标任务。彻底终结非行政许...
当下最引人注目的病毒当属寨卡病毒。该病毒引发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病痛,感染该病的孕妇,还有可能引发胎儿头部畸形。2016年2月29日消息,记者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获悉,该院协同创新团队成功从寨卡病毒患者尿液中分离出寨卡病毒毒株。作为广东地区重大传染病定点医院,自2月12日收治广东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以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协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出入境...[详情]
会议强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放宽准入的同时要把更多力量放到创新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上,加强公正监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持续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决定再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三分之一以上并简化审批,为市场主体减负。2015年12月,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试点;2017年9月,国务院在10个自贸试验...[详情]
这几天,江苏省盐务局与外省盐企之间的盐业大战,激战正酣。...[详情]
北京市将逐步推广垃圾分类“大小桶”,实行干湿分离,规范收集运输行为,杜绝混装混运,回应市民关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