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所需试剂从微孔板中取出,放置室温(20~25℃)30min以上,液体试剂使用前均须摇匀。 2.取出所需数量的微孔板,将不用的微孔板与干燥剂一起重新真空密封,保存于2~8℃。不要冷冻。 3.洗涤工作液在使用前也需回温。 4.将样本和标准品对应微孔编号,每个样本和标准品做2孔平行,并记录标准孔和样本孔所在的位置。 5.加标准品/样本50ml到对应的微孔中,加入酶标物50ml/孔,轻轻振荡混匀,用盖板膜盖板后置室温避光环境中反应30min。 6.小心揭开盖板膜,用洗涤工作液充分洗涤300ml/孔,洗板5次,每次间隔30s,用吸水纸拍干。 7.加入显色液100ml...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它们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是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所以随着而来的油品就受到...[详情]
专家说在家准备一个在市面上都能买到的紫外线灯,当紫外线灯照在米上头,看有没有异常反光的绿色跟淡蓝色的米粒。我们将黄曲霉素大米与正常大米对照后,可以发现毒大米反绿色荧光还有星星点点的亮点散出,而正常大米是正常荧光色没有变化。 怎样保证大米不发生霉变?大米发生霉变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大米如果受潮,气温又处在25℃至30℃时,霉菌繁殖更快,大米胚部组织较松,含糖分、脂肪较多,...[详情]
听到很多东西都含有黄曲霉素,你是不是觉得很恐慌呢?其实黄曲霉素也是可以去除的,你知道怎么样才能去除黄曲霉素吗?如何才能去除黄曲霉素呢...[详情]
奶业再现监管漏洞 部分婴幼儿乳粉黄曲霉素超标 据中国之声报道,近几年来,人们开始习惯在食品安全问题中去学习那些拗口生僻的化学名词,而最近走进大家视野的,是黄曲霉毒素。有报道称,广西等地“土榨油”中被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毒性超过鹤顶红68倍。而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公布的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中,部分婴幼儿乳粉中也出现了黄曲霉毒素M1。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的情况,在全部抽检的多个品牌的1565批次样品中,48个批次抽样不合格,其中,山西古城乳业集团三个批次产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M1。这些不合格产品目前已经被责令召回, 2家企业因此失去了婴幼儿奶粉许可证,10家企...
1月13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声明,称“蒙牛纯牛奶刚刚被查出黄曲霉菌超标”的新闻系假新闻。声明中称,近日,一则宣称“蒙牛纯牛奶刚刚被查出黄曲霉菌超标”的视频在微信平台上疯狂传播。经查,近几年来,监管部门公布的乳制品质量不合格的名单中,从未有蒙牛纯牛奶被查出黄曲霉菌超标的信息。视频所称纯属谣言。不明原委的消费者误以为中国知名乳企出现了质量安全问题,从而极易联想到中国乳业出了问...[详情]
近日,有关“土榨花生油含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消息传开,引起了市民和一些网友的普遍关注。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南方适合黄曲霉的生长和产毒,小作坊和家庭自制的散装花生油黄曲霉素超标现象较为常见。黄曲霉毒素是什么?它的危害有多大?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黄曲霉毒素污染广泛存在,是否中毒要看摄入量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刘秀梅介绍,黄曲霉毒素最早发现于1960年,是黄曲霉和寄生...[详情]
记者找到另一家榨油作坊,发现其卫生条件较差。这家店在当地有一定的历史,房间高高堆起一包包花生,作坊内放着两台榨油机,机器上因为榨油时...[详情]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散装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问题多年来始终存在,也一直是监管重点。仅2014年全省就抽检食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