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食品的主要特点是“长得”和正品极其相似,价格却要便宜很多。食品、酒类等行业傍名牌现象不断出现,主要缘于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傍名牌不仅节约了品牌宣传的前期成本,更是让这些企业搭上了便车,借助名牌的优势进入快速收割期。业内人士表示,山寨食品涉及到食品安全和商标侵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需要提高监管力度。山寨食品从包装上与一些正规产品高度相仿,往往只是一字之差,如果不逐字查看很难辨别出来。山寨食品往往有着翻倍的暴利,同时,山寨食品已经影响到了正规厂家的品牌形象。相关专家则表示,山寨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也存在安全隐患。 山寨食品...
佰佰安全网小编了解到,山寨食品违法了《商标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食品安全法》。 无论是打擦边球的山寨仿冒,还是法律裁定的侵权行为,都与食品行业内的“浮躁之气”有关,“走捷径,挣快钱,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薄弱”。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一味追求用低成本创造高利润,由此导致模仿、侵权的事情多发。“中国市场太大,渠道...[详情]
由于山寨食品“易容术”手段高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商品的标识,特别要留意文字、图形商标是否有陷阱,还要查看生产厂商名称、厂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正宗名牌商品的价格是相对固定的,而且有一定的价位区间,因此对于价格相差太大、太低价的“名牌”商品切勿购买。此外,为了控制成本许多山寨食品质量存在隐患,且山寨食品多出现在农村商店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小商店。因此,消费者购...[详情]
说到山寨真的是无处不在,,不光用的,吃的也有山寨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山寨食品的来源是哪里。...[详情]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山寨食品无法在城市容身,只好向偏远的农村转移,导致山寨食品开始在农村泛滥成灾,农村地区...[详情]
想吃“康师傅”,买到手的竟是“康帅傅”;想喝“娃哈哈”,拿到的却是“娃恰恰”;还有“思念”变成“恩念”、“奥利奥”成了“粤利粤”……这些“山寨食品”多为“傍名牌”,有的甚至是三无产品,充斥在大大小小的路边店、农村市场,成为食品“模仿秀”的一种主要表现形态。“模仿秀”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些正规企业也因产品包装、商标相似,卷入侵权纠纷。就在今年3月1日,因包装、设计风格相同或近似,产品名称近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终审判决蒙牛旗下“未来星”产品对伊利“QQ星”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伊利公司215万元。2015年,知名的“金丝猴”因仿冒费列罗而被罚194万元。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来...
原标题:部分山寨社团被曝光后仍有活动 2015年7月2日报道,中国艺术家协会顾问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群主持中国艺术家协会全国党员代表大会。 在“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年会——专题页”网页上,“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称,该组织于2013年1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年会,歌唱家蒋大为献唱近日,民政部在中国社会组织网陆续曝光了3批共228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还公布了曝光后已...[详情]
想买“鲜芋仙”,买到的却是“鲜手仙”;想吃“鲍师傅”,买到的却是“金典鲍师傅”……商标上“近似”、包装上模仿等都是山寨产品营销的手段。《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面对“山寨”产品屡禁不止和维权成本高且获赔概率低的窘境,一些大公司为防侵权无奈自己抢注“山寨”商标。2017年4月,本报曾以《爆红的“鲍师傅”受困冒牌的“鲍师傅 ”》为题报道了正规的“鲍师傅”糕点店,受到“精品鲍师...[详情]
17岁的小王平时喜欢玩网络游戏,前几天一个名为“军中绿花”的QQ主动要求购买小王的游戏账号,商定好以1000元的价格成交,但随后所发...[详情]
山寨产品容易混淆消费者的视觉,平时不注意的话,就可能买到了山寨货。临沂小伙近日买优酸乳就变成“优酪乳”,包装的配色都一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