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有机食品,《美国有机食品市场分析报告》预测,2014年有机食品销售额将达到420亿美元。 美国农业部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一套管理有机食品的国家标准,但是农场主和其他有机食品工业的从业人员强烈反对其中的某些规定,因为这些规定没有禁止将下水道的污泥用作肥料,同时允许食品中包含转基因和经过放射处理的成分。美国农业部随后撤消了这套国家标准。 2000年底,美国农业部颁布了新的有机食品国家标准。新标准规定,不使用杀虫剂、激素和抗生素;不使用放射线照射;不使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为了提高环境的质量,必须保护土壤,善待家禽。上...
标准明晰,国家监管有机标识最广为人知的有机标识(Bio-Siegel)包括德国的“六角形有机标识”和欧盟的“星星有机标识”。它们都得到了专业消费者保护机构的多方好评。这两个标识的标准是比较一致的,其中德国的标识历史更久,不过其实已经被欧盟标识取代,但鉴于消费者对它的高度认可,仍然存留于市面上。两种标识都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并由国家进行监管。 至少达到欧盟标准协会标识有...[详情]
2月10日,北极附近气温骤然上升了27℃;2月8日,格陵兰岛最北端的气温也升至0℃以上,暖如夏季。遥远北极的气温剧变引起了中国众多网友的关注,不少人联想到2015年末的北极异常升温引发超级寒潮南下影响我国。北极冬季气温升至0℃以上是否罕见?这次北极地区升温对我国又有何影响?北极冬季“发烧”至0℃是否正常?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分析数据显示,2月10日北极附近急剧升温,气温比正常水平高出大约27℃。除10日的异常升温外,格陵兰岛最北端的地面监测站8日也曾在短短12小时内,气温从-22℃骤升至2℃,暖如夏季,温差达到24℃。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气候预测室副研究员隋翠娟...
在一家知名全国连锁超市记者看到,这里销售的蔬菜有两种规格,一边是散装的所谓普通菜,一边冷藏货架上的则是盒装的所谓精品菜。散装黄瓜一斤2.98元,盒装有机黄瓜一公斤66.98元;普通娃娃菜一袋三棵4.5元,有机娃娃菜一盒两棵23.5元。在这里,有机菜的价格普遍比散装普通菜高出五六倍甚至十多倍。经过记者的追踪调查,这些超市里售卖的打着有机标的蔬菜无法确认到底来自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详情]
食品认证标准是消费者安全消费食品的最基本保证,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2015年2月6日发布森林食品认证标准,在新标准中,国家首次界定了森林食品的概念、主要种类,以及森林食品的认证规范和程序。森林食品认证是除无公害、绿色、有机之外,中国建立的第四个食品认证体系。根据认证标准,森林食品是以森林环境下野生或人工培育(含养殖)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为原料,不经加工,或经过加工的各类食品。...[详情]
消费者往往在选购食品时对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青睐有加,但是市面上打着绿色有机牌子的食品很多,鱼龙混杂,大部分的消费者还是分不清对于...[详情]
国家食药监总局上月发布《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食品宣传欺诈等违规行为进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