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因人而异,过小运动量不易达到运动效果,过量运动易导致机体损伤,超过每周30英里的运动对机体的损害的确较大。如果过量运动,要及时给身体2-3天的恢复期。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每天4~5公里、每天跑20~30分钟,隔天一次,每周15~20公里的运动量较为适宜,而超过每分钟250米时,无氧呼吸增大,不宜作为建议的强度。 运动量多大还与季节、天气状况有关,夏天跑步,应当选择凉快的时间段和场所跑,比如晚上或傍晚。要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时间段跑,则应该注意减少运动量,等身体适应了气温后再逐渐增加。而冬天因为风速大、湿度大,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湿度大出汗不易干,风速大则体温下降快耗能多...
慢跑作为一种健康的运动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狂热的爱好者,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人的跑步姿势是不正确的。很多人跑后不是膝盖受伤就是脚踝受伤,大部分是姿势不正确导致的。因此你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跑步姿势,头部不要前倾或后仰跑步的时候,头部、脖子、脊柱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避免头部的前倾或后仰,即便是加速的时候,头和身体也是同时前倾的,下面来看看慢跑半小时能消耗多少卡路里呢? 慢跑一小时...[详情]
快步走不仅会促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减低阻塞动脉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时的脉搏数,促使心脏侧枝血管更发达,帮助胃肠蠕动,减低食欲,那么快...[详情]
用户实际通信资费不降反升,难见降费“获得感”在流量资费下调的大背景下,“偷跑流量”却成为网络热词。“原本1个G够用一个月,如今却挺不过15天。”许多用户开始对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提出质疑。记者对部分用户手机流量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用户流量过度消耗、运营商流量计费方式不够完善等现象确实存在,已成为通信资费降低的一大掣肘。手机流量“越跑越快”随着5G网络时代临近,现有网络的提速降费成为各方关切。在多方敦促下,各家运营商开始在现有套餐基础上推出流量叠加包、闲时流量包等策略来“迎合”相关降费指标。但在各项优惠措施推行之后,却有不少用户反映手机流量“越跑越快”,实际资费支出不降...
春节习俗:元宵节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 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详情]
PM2.5在中国迅速“走红”。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3年1月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治理PM2.5需要多区域共同努力,而中国燃煤发电比例过大是PM2.5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有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详情]
手机流量单月不清零政策实施后,单月流量消耗却莫名增多,给用户手机移动安全带来困扰。因此提醒大家随时注意自己手机流量使用是否正常。...[详情]
通过连续数月对一起多年来久攻不下的命案积案的梳理分析、综合研判获悉线索后,在明知台风即将登陆东南沿海的情况下,城关办案民警近日远赴浙...[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