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校园安全问题上走的是一条防患于未然的道路,各州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目标。美国还在提高校园安保措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求生能力。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建立了校园警察制度,校园警察享有与真正的警察同样的权力,可以携带枪支并拘捕犯人。同时,美国的中小学严格遵守“不宽容原则”,学生即使有些小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处罚。 澳大利亚政府与各学校共同发起了“禁止欺辱行为”运动,并建立网站向家长、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对付欺辱和暴力可采取的办法。政府保护学生安全的措施包括:通过《全国安全学校框架》协助学校打击校园欺辱行为;培...
一是学生和教师均面临巨大的压力,以致于情绪紧张,容易诱发暴力性事件.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曾在调查了75 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 个不良压力,其中包括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等,这些压力显然都是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导致的.压力太大,一旦达到个体无法承受的程度,...[详情]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由老师、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今天佰佰安全网将带大家了解一...[详情]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与此同时,一场有关教育科技产品如何长效规范,在规范的同时又该如何切实保护和调动市场积极力量的讨论也由此展开。科技产品本无原罪,之所以近些年来,走入课堂的手机、PAD成为各方绕不过去的“博弈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场景与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以及技术背后复杂的利益诉求。当“互联网+教育”乘风而上,如何让新的技术手段成为提升教育效率、助力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的得力助手,最大程度避免其有可能带来的弊端,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这次对有害APP的清理与规...
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今年11月,总理在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社会道德文明、尊重保障人权、国家法治水平的体现。...[详情]
12月25日,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历经10个月的侦办,8个省地市间2万余里的往返,邯郸警方摧毁了一个专门针对校园学生网络诈骗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涉案价值200余万元。据悉,此系列诈骗案中受害者高达300余人,均为全国各地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网贷平台“客服”专业话术忽悠大学生2017年12月1日以来,邯郸市邯山区公安分局先后接到多名来自邯郸学院、河北...[详情]
近年来,“黑车”上路参与营运在我县有增长趋势,至2005年止我县有各种自备车1947辆,参与非法营运被运管稽征部门查处就有91辆。...[详情]
2015年英国广播公司拍摄了一部校园题材纪录片。记录中英方将邀请5名地道的中国老师进入一所顶级公立学校任教。任教期间老师们将面临什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