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教育部:对校园有害APP予以坚决打击

2019-01-14 10:04:02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站
2891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教育部近日印发 《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 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教育部近日印发

《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

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

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

与此同时,一场有关教育科技产品如何长效规范,在规范的同时又该如何切实保护和调动市场积极力量的讨论也由此展开。

科技产品本无原罪,之所以近些年来,走入课堂的手机、PAD成为各方绕不过去的“博弈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新场景与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以及技术背后复杂的利益诉求。当“互联网+教育”乘风而上,如何让新的技术手段成为提升教育效率、助力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的得力助手,最大程度避免其有可能带来的弊端,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这次对有害APP的清理与规范,正是教育主管部门发挥有形之手的重要举措,按照“凡进必审”“谁选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双审查”责任制,扎紧藩篱,通过机制的建立,鼓励各教育主体切实发挥主体责任,承担起审查与规范校园APP的职责与使命,切实保障进入校园的APP安全健康、科学适宜。

但相较于“短平快”的战役,在未来逐步建立起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更加重要。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敢于亮剑、及时亮剑,建立起对于新的教育技术与产品的规范办法,做到从“亡羊补牢”到科学前瞻,审慎预判,实现“治未病”的飞跃;也要避免视一切新技术为“洪水猛兽”的想法,一规范就把“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现象发生。

建立长效机制,还需认真甄别技术背后的利益诉求,将真正以责任、情怀、爱心为驱动的技术留在校园内,将以单纯牟利为目标,不惜伤害孩子身心的产品赶出校园。

同时建立“黑名单”,让不良企业从教育行业永久性退出。所有教育主体还需要发挥主动性,搭建技术平台,让学生、家长、老师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等都能成为监督教育技术与产品的责任主体,都有渠道对不良APP进行举报与投诉,让对教育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规范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期待这次对校园APP的规范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契机,启发我们认真思考“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真正发挥新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

佰佰安全网:工具本身没有善恶的分别,善恶是人分出来的,也只有人才会讲究善恶,与其禁止各个工具,不如从源头上对学生加强教育,有善有恶意之动。


责任编辑:武伟伟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校园
  • 教育部
  • APP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