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宪法的这条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公民享有舒适环境的环境权,任何影响他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构成侵权,都应当被禁止。但宪法对哪些行为、现象属于侵权并未作出规定,这就需要其他法律法规予以确认。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4条规定:产生环境污...
我国旅游消费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小编分析如下; 1、规范旅游者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 2、规范旅行社旅游经营活动的有《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等。 3、规范导游和领队旅游活动的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详情]
孩子被拐给家庭造成了严重伤害,孩子被拐卖难道就真的无一良策吗?大家都知道,前几年,微博火爆的时候,民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微博打拐”、“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活动。这些民间活动效果肯定有,但随着微博影响力势弱,人们逐渐把它淡忘。隐隐约约地,我从媒体报道上感觉,拐卖儿童现象似乎又多了起来。到底该怎么办?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呼吁父母看紧孩子,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呼吁去除封建迷信,树立正确观念,杜绝买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些话题都是老生常谈。意识、素质、观念,因人而异,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 打拐的法律是否到位?说到这里,我想起很多年前梁家辉演的一部电影:《刮痧》。这部电...
《网络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组织不得出售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超50条将入罪;无人机进入实名登记时代;5类行李不能入境;下月起微信公号未经许可禁发新闻;关系国家安全重要网络产品应经网络安全审查;安徽修订旅游条例规定“驴友”擅自探险或将受罚……6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网络安全法:不得出售个人信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网络安全...[详情]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公布取消4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今天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今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不得新设。据介绍,本次取消的47项职业资格许可的认定事项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9项,其中准入类8项,水平评价类1项,涉及招标、物业管理、价格鉴证等多个专业领域;技能人员职业资格38项,均为水平评价...[详情]
2018第四届国际进出口食品政策与法律法规交流会会议时间:2018-05-13 08:00至 2018-05-13 19:00结束 ...[详情]
吉林省人参产业条例中明确了人参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规范,对人参产地环境和种植、加工、经营等环节的质量安全作了规定。根据条例要求,人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