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食物中毒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多见于腌肉、腊肉、猪肉及制作不良的罐头食品,部分地区曾因食用豆豉、豆瓣酱、臭豆腐、米送乎乎及不新鲜的鱼、猪肉、猪肝而发病。肉毒杆菌的繁殖,不一定需要严格的乏氧条件及适当的温度,e型菌可在6℃低温繁殖并产生毒素;a型及b型菌能产生蛋白水解酶,使食物变质;而e型菌不产生此酶,食物可不变质,易疏忽而致病。 肉毒食物中毒的判定,一般通过有进食可疑食物,特别是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品史,同餐者集体发病;有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复视、斜视、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确诊可用动物试验查患者血清及可疑食物中的肉毒毒素,亦可用可疑食物进行厌氧菌培...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家长应携带可疑食物立即送孩子去医院治疗。医院或防疫站通过对可疑食物作细菌学检查,能协助医生尽快明确诊断。 如果能在进食污染食物24小时内或出现肌肉瘫痪前给予特效的抗肉毒免疫血清则效果最好。在出现中毒症状后2~8天内,病情多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呼吸或心力衰竭,治疗多较困难,常使病程延长甚至引起死亡。另一部分比较幸运的病人在病情...[详情]
诊断依据 1.摄食可疑食品(尤其是罐头)和同食者集体发病史,潜伏期最短2小时、最长14天、大多为12-16小时。 2.临床表现以颅脑和脊髓的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胃肠道症状不明显,意识始终清楚,感觉不受影响。 3.发病期病人的血清及大便能检测到肉毒杆菌外毒素。 4.发病期病人大便中能分离出A、B或E型肉毒杆菌。 肉毒中毒发病范围是以含肉毒毒素食品的扩散范围而决定的。...[详情]
“儿童肉毒杆菌中毒非常凶险,家长应注意防范”,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最近,小编常听到大家讨论肉食食物中毒症状的相关知识,从中发现对其了解的人并不多。今天,佰佰安全网小编特意整理了其相关知识,与大家分享...[详情]
近日一则“牛奶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喝饮料会导致白血病”的消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上被广为转载,引起不少网友的极大关注。这是真的吗?这条消息是否可信?消息源头又来自何处?昨日,记者求证市食药监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等多个部门,他们均表示从来没有发布过类似提示或通知。专家表示,肉毒杆菌需要在蛋白质较多、无氧环境中滋生,饮料中很难有肉毒杆菌。另外,儿童白血病是综合因素导致,比如生长环境等,在全球的研究中,没有发现肉毒杆菌和白血病之间的联系。多则微博消息被备注为不实消息“幼儿园都发通知了,家长们注意了:现在得白血病的小孩越来越多,妇幼保健院提示您,请不要给宝宝喝爽歪歪和有添加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医疗美容手段,来获得更高的颜值,其中就包括注射肉毒杆菌毒素。近日,浙江检验检疫局杭州邮检办从韩国入境的邮包中截获了一批Botulax注射用肉毒杆菌毒素,因未办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对该批肉毒杆菌毒素采取了截留处理。这批注射用肉毒杆菌毒素共计4盒,40瓶。邮包收件地址为杭州市红石中央花苑的一家名为STARM...[详情]
近日,关于“牛奶饮料中含有肉毒杆菌”的谣言,在网络上再次被传开,引发家长的恐慌。然而,此谣言在2015年就被央视《焦点访谈》辟谣。专家:市售合格的乳饮料产品理论上不会含有肉毒杆菌。新闻延伸阅读: 肉毒杆菌的全名叫肉毒梭状杆菌(Clostridiumbotulinum,也叫肉毒梭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比如土壤、动物粪便中经常可以见到它,它们可以随着空气中漂浮的灰尘、小...[详情]
微信中提及的多种饮品,都正在被紧急召回吗?相关人员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求证该消息的真实性,该局一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收到要求召回“...[详情]
贵州财经大学爆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初步怀疑是学校使用的桶装水有质量问题。 目前,该校所在的惠水县食品安全工商局正在对学生宿舍的桶装水...[详情]